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我有几幅国画表在画册里,想将它将分离开来。重新表过。请问那位高手可以教我。谢谢!

我有几幅国画表在画册里,想将它将分离开来。重新表过。请问那位高手可以教我。谢谢!

可以采用揭裱的方法。

在揭裱古书画时,首先要重视运用先进的保护技术。

1、在揭裱古书画时,工作室一定要安装现代化的温控装置,进行自动恒温、恒湿和

空气调节器等。如用温度计、湿度计测量仪,能准确地掌握气候变化,用空调器、加湿器

调节工作室的小环境,以增强裱画工作的科学性。一般温度控制在14℃至20℃,湿度

50%至60%,这是最佳的工作环境。

2、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用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采用PH试纸测试,使P

H值达到中性为准。一般古书画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即可,对高档珍贵的古书画一定要用

蒸馏水、纯净水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3、揭裱修复古书画的重要功能就是保护古书画作品,如果古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价

值,而保护古书画作品所选用的材料宣纸、绫绢、浆糊、天地杆都是劣质的,揭裱修

复技术再高,也不可挽回其损失,那么不论将来的保护条件多么好也谈不上收藏和传世。

4、揭裱修复人员使用生长霉菌的抹布,用发霉的浆糊,或收到生霉生虫的古书画后,

没有及时消毒、去霉、杀虫,如果不及时隔离存放,又不进行技术处理,其它的裱件就会

全部被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虽然用户在取画时不一定能发现霉菌的存在,但是实际

上霉菌已给古书画潜伏下了致命的“癌细胞”,导致裱件完成几个月后就会造成严重发霉、

虫蛀,使有价值的古书画作品缩短寿命,影响观赏

甚至断送古书画作品寿命。

总之,装裱修复人员要在思想上重视对古书画保护的意识,同时,更要重视在揭裱修

复过程中正确应用科学保护技术。

古画揭裱当慎重

收藏书画的朋友,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古旧书画的揭裱。

大多数的书画收藏者购得古旧书画后,便很随意地就近找人揭裱

了事。这是断然不可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古旧书画作品的

成全与毁坏以及寿命的永暂。

古旧书画能不重新揭裱的尽可能不要揭裱,因为每揭裱一次,

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

多道工序,耗费很多时间,这些无疑会使古旧书画大受损伤。所

以古人曾说古旧书画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

要重新揭裱。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

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

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

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

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

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

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

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

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

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

碑帖的收藏品

作为一个古老的收藏品种,在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中并不起眼,现今在很多人的收藏意识中,皆是“收藏=市场=增值”这样的公式。鲁迅生前便广泛收集碑帖,好像从来未变成商品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珍贵拓本已难得一见。市场中流通的大多数拓本一般都是通过翻刻、填蜡、填墨等办法制成的,上手须慎重。在嘉德、翰海公司的拍卖中,《李思训碑》拍得拓片4400元,《争座位帖》拓片6600元,《朝侯小子残碑》7700元,《乙瑛碑》拓片13200元,《爨宝子碑》拓片16500元,单件成交较高的是《龙门二十品》,拍得11万元。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收购宋拓《淳化阁帖》价格不菲,只是个案存在,却引发相当大的争议。碑拓拍卖出现“黑马”,翰海拍卖三国《王基残碑》拓本以34.1万元成交,上海嘉泰《戏鱼堂法帖》得82.5万元。相对于油画和书画来说,介入碑帖收藏的投资方太少,投资活力不明显,主要以研究者和书画家等为主。也许碑拓真的只是一种收藏,一种带有深重文化情结的收藏,而不是最佳投资市场。

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真正学习鉴赏碑帖,成为许多收藏者的兴趣, 从对碑帖的整体认识来说,鉴赏也是由表及里,有各个不同的侧面。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拓本的装潢,各种旧拓本特别是古拓本,有不同时期的式 样,因此,“经折装”、“蝴蝶装”、 “线装”等都反映出材料和裱装时代特征, 再是对拓本纸张和拓本具体的墨色和效 果,这则是对材料和技法的客观分析了。

南宋以后,碑帖的制伪高手越来越从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 所以进一步鉴别出书法的风格、用笔等,这就 成了鉴赏中的主要依据。再有鉴别碑帖的辅助依据, 即题签、印鉴、题跋等这些文字,都能帮助我们鉴定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