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名人字画二个印章和三个印章有什么解说

一、名人字画二个印章和三个印章有什么解说

古人作画,于诗文落款后边,一般是钤上自己的印,有的还要在不同角落盖上不同的印,但这都是原作者的印。

然后就开始了这幅的传奇之旅:

一幅好画,原来是不忍动手添字或加印的,怕破坏了。但时代长了,这幅字画越发值钱了,而持有人为了附庸风雅,甚至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持有过这幅字画,就要盖上一个收藏章或鉴赏章。

收藏章,指的是一幅字画在流传中曾经的一些持有者,归他收藏了,所以他要给自己所有的物品加个戳――紫霞拥有了水帘洞后,连至尊宝的脚底板下也给他盖个章。

鉴赏章,有的人虽然不是著名字画的所有者,但有缘见了宝物,或者说虽是持有者,但怕出名,怕人家知道自己家中怀璧,这是出风头惹灾祸的事啊,但又不甘心一幅传世字画从自己的手里或眼前白白经过,所以就盖个鉴赏章,证明自己曾经看过。正所谓白居易的“白居易到此一游”,胡适好记“日记”一样,无非是一种作证、宣扬心理,证明自己曾经有过什么经历。

二、如何盖书画印章

1、字画上的题字印章,印章比字大。涵盖大字体和小字体是理所当然的。

2、国画应该直接印在题字下面,直接印在底角下面,而其他地方不应该印任何印章。

3、国画的旗帜应刻在左右角,不得有松动的印章。右上角的铭文,左下角可以覆盖一个方形徽章,左上角的铭文,右下角可以覆盖一个方形徽章。如果你不需要在这里覆盖多余的章节,但是强迫它去覆盖它,那将会弄巧成拙。

4、矩形、圆形和长方形徽章不得放置在方形转角徽章的位置。

5、方形闲置徽章不应覆盖在字画上方的空白处,这是喧宾夺主。

6、中国画应该是一条直线,最后一个字符在直线的末端,最后一个字符的长度在另一条直线的末端。它不应该是整齐的,也不应该是相同的印章。

7、覆盖两个无法匹配的密封,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同态印刷可以匹配。

8、封面两印,一大一小,不相配。相同的尺寸可以匹配。

9、印章下不允许再有题字。如果海豹有一个上肘和下肘,它将失去它的自然现象。

10、已经刻写印章的字画,以后钱不能再落在礼品上,这是失礼的。

11、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不要标志。这是画家的基本常识,不可理解。

12、工匠刻制印章,不能用于字画,必须用艺术印章刻制,石印是最好的。

13、普通的印泥不适合字画,要用八宝印泥。

14、封面二次印刷时,印刷、构图、刀法不同,不匹配。用同样的刀法雕刻印章。

15、这幅画上不应该刻打油诗。首先,知识分子嘲笑它,其次,作品被贬为庸俗。

16、不要用一个闲置的徽章盖住上一段的顶部,并按在这个人的名字上。一个是不尊重,另一个是破坏图片。

17、封面转角处的邮票,不要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厘米比较适中。

18、不要超过两面,一面正好。印刷和边缘之间的距离约为1厘米。

19、碑文下面没有邮票,但碑文必须放在碑文的左右两侧。它与题字的线条分离,成为画外的物体,除非在特殊情况下。

20、字画,不能掩盖真正的大印刷,即变成巨大的印刷炸弹,摧毁了美丽的图画。

21、小图片不能用大字符书写,而大图片不能用小字符书写。小空间不应该有很多铭文,而大空间不应该有很少的铭文。

22、字画上的姓名印章,连盖三个以上的印章,都应盖两个印章。

23、字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章。如果你没有适当地覆盖它,最好少覆盖它;如果印章没有正确的上墨,最好不要盖得太好。

24、盖两个印泥,不要错开,如何盖方法、强度、印泥维护,一切都必须潜心研究。

25、粗俗的字体不应该刻在画上,这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三、书法作品盖几个章好

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一般情况下至少盖一个,在落款之后,有的人的落款章本身就是两个。其次就是在开头的侧面盖一个。再要想盖,那就要本着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书法作品的布局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另外,有的藏品被收藏人盖了收藏章,那就另当别论了,有的古书画作品上盖满了收藏者之鉴。

四、画国画都要盖哪些章子呢?闲章一般都要刻什么呀?

印章中又分为四个方面:一、姓名、字号的名章、二,斋馆、堂号印.三、闲章 多为吉语、警句印。四、收藏、鉴赏印。 书画创作涉及到前三个内容章。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闲章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

在落款后面可盖姓名章,或一姓一名两方印。闲章一般为一句诗词或成语或俗语等。

五、书法作品加盖印章有什么讲究

1、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

通常只盖一个,“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没有姓,或笔名,总之往往只盖一个。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

2、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刚开始学,只要姓名章就够了,等学到一定程度再学习怎么盖闲章即可。

3、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4、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

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5、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

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扩展资料

印章真伪辨别:

1、所需鉴别的印迹,只要与已知真迹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笔画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

2、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特别是文字上不能有错误,一个著名的书画家,是不可能经常出现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

3、鉴别印章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由朱砂制成,朱砂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变化很小。黄金性能是稳定的,但新制品的黄金与传世多年的黄金还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印章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

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书法作品欣赏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

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

(1)丰富画面,均衡构图。

(2)补充、丰富款题内容。

(3)印章本身的艺术魅力。

(4)有利于鉴赏、收藏。

参考资料:印章_百度百科

1、书法作品加盖印章,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2、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

3、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4、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盖印章注意事项:

1、落款一般可以使用一枚朱文印、一枚白文印。位置应盖在落款的下面。姓名和别号最好不要同时钤印上。如果要同时钤印,则姓名印在上,别号印在下。

2、书法的章分为姓名章,压脚章,起首章,闲章。其中闲章盖在比较空的位置,也包括后两者。

3、书法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5、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章

书法的章分为姓名章,压脚章,起首章,闲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闲章盖在比较空的位置,也包括后两者。印文与书法正文并无太大关联。一般相对比较正的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应该用行草书来落款。

书法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同形印可匹配,一大一小,不可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扩展资料:

名号章,又叫名号印、姓名印。书画上用的名号章多为方形,是题款署名用章。

名号印的盖法是落款正下方盖一个或一对;或落款的左边盖一对,即落款中间偏下的位置的左边盖一个,最后一个字的左边偏下点再盖一个,也可同时两个印各压住半行字,但多半边印要露到外面(落款的左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名号章

一, 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1, 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 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3, 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拓展资料:

1,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2,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3,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