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思想者的雕像分析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这座人体坐像本是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狱之门的门槛之上,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上一组组在罪恶、苦难、绝望中挣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仿佛为眼前惊心动魄的惨景所震动,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正是由此而来。
《地狱之门》巨型群雕中有着统领和点睛意义的重要作品,罗丹在创作中倾注了他的心血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
《思想者》采用了俯身低头支颏的坐姿。首先:雕像要体现的是一种直面人类死亡与苦难的思想,这应当是一种理性、冷静、深刻,充满着矛盾痛苦的心智活动过程。要体现这样一种痛苦思索的主题,雕像的总体动态趋向应当是相对比较“沉静”、“沉重”、“沉凝”的。而与站姿相比,将身躯、肢体折叠收缩起来的坐姿,更有重量感、体积感,沉稳厚重,更适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其次,采用这样一种俯身低头的坐姿,是因为雕像在《地狱之门》这件巨雕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使其需要与处于其下方的群雕有一种交流、呼应乃至统领的关系,而这种俯身低头下视的姿态自然是最合适的。
第三,这样的姿态也是人们在沉思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姿态,从观众欣赏理解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最易为观众接受并认同的姿态,或者,换言之,这类的姿态造型实际上可能有陷于一种相当“滥俗”的造型的危险。
要使一件坐姿的雕像摆脱凝滞、呆板,产生动感,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使雕像的上半身做出任何偏离身体重心轴线的倾斜。罗丹的作品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成功的范例,如他的另一件著名人物雕像《雨果》。对于这件同样采用了坐姿的雕像,罗丹就采用了这样的处理办法。他使雕像的上身右倾而左下肢相应地向左抬起斜出,由此使这个姿态有了一种飘逸浮动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构想和形体处理办法对于《思想者》却是不适宜的。因为《雨果》像塑造的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表现的是一个文思奋飞,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大师形象,但《思想者》要体现的是人类面对苦难和死亡的至哀至痛的冥思,虽然同样是表现思想,但其思绪不是激昂飞扬的,而是沉郁深邃的,所以以倾斜伸展肢体造成的“动”感是不适宜的。毫无疑义,《思想者》必须在一种沉稳凝重的姿态中体现出其特别的内在的“动”感。
较之常态下的左肘支左膝的动作,右肘支左膝会使得正常状态下相对均衡平稳的人体姿态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失衡、扭曲和对比、冲突――右肘支左膝使得这个支膝的动作在方向上由稳定的垂直向下变为不稳定的向左下斜出,构成一条斜线,同时其运动的距离也变长,这样便牵拉右肩下沉,完全破坏了原本整个上身的稳定状态,并且右手不是以手心支撑下巴而是以手背支撑下巴,并且同样反常地向着右肩内屈,这样就使得右前臂从肘部向左外倒,又形成一条斜线。至此,整个右臂,从肩、上臂,到肘部,形成一条斜线;从肘部、前臂到腕部,形成第二条斜线;从腕部、手,到手指内屈指向的肩部,形成第三条斜线,构成一个三角形,外侧的肱三头肌、尺骨侧前臂肌群拉伸展开,而内侧的肱二头肌、桡骨侧前臂肌群收缩隆起,形成一种完全内收扭曲的动作姿态。同时,由于右肘斜出右肩左牵,使得骨骼肌肉向背部扩张而在胸部收缩---------罗丹正是要用这种不寻常的充满紧张变化、冲突的肢体和肌体造就的雕塑语言来体现人类面对苦难、死亡时内心沉重痛苦的思索。
雕像肢体的其他部分,罗丹也同样处理得颇有匠心。如雕像的双脚,不是与地面平行平平地贴放在地面上,因为雕像脚下的地面是倾斜的,所以雕像的双脚不是平放而是倾斜着“搓”在一个斜面上。这就使得本来可以与地面构成一种稳定的平衡、平平稳稳地支撑身体的小腿和脚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了,有了一种向下的力,向下的失衡的趋向,而在平置在地面上时可以自然放松的小腿和足部,为了克服这种失衡也变得紧张起来。这个向下“搓”的动作使得足背和胫骨前肌群被拉伸、展开,又使小腿后侧的腓肠肌收缩,而足趾为阻止脚掌在斜面上的下滑,也紧张地弯曲抠抓地面。于是,整个小腿和足部都因此而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