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玉雕大师作品(苏州玉雕大师作品图片大全)
1.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图片大全
1、蒋喜,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领军人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蒋喜雕琢的作品形神兼备,精美绝伦,被海内外许多玉器收藏家收藏。
2、杨曦,杨曦先生的作品,均以造型简约、线条流畅、主题鲜明为特点,充分地把东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结合,对传统玉文化及苏帮玉器作了一个时代的延伸及发展。
3、吴金星,作为苏作玉雕界代表人物之一——吴金星的创作擅长仿古、动物、花草,作品造型生动,尤以貔貅、马等动物件为特长,神态憨态可掬,趣味浑然天成
2.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有哪些
不是。
李冰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获得行业内各大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收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
李冰,1988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师、工艺美术师、河南省玉雕大师、上海艺术大师、苏州工艺美术师、和园玉雕工作室创始人。
3.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图片
李康先生出生于吴越地区,从事玉雕事业近20年,在这一深厚的玉文化历史沃土之中,承受大环境的熏陶,加之勤勉于持之以恒,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任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2012年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高级技师。(苏州市平江区子涵轩玉器店)
4.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欣赏
是的,是省级玉雕大师。
戴逸晨,省级玉雕大师,苏州玉雕名家。2009年成立戴逸晨玉雕工作室。虚心拜师学艺,充分吸收苏派玉雕的工艺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5.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图片大全玉坠
听朋友说过的,据说中翔时尚广场珠宝城里面有很多翡翠手镯、翡翠吊坠,价格嘛好像也是很划算的啊,位置很好找的,就在相城区嘉元路与齐门北大街交叉口,中翔时尚广场西大门一楼。
6. 苏州玉雕大师名录
崔哲豪是苏州海派玉雕大师的代表,玉雕技艺十分精湛,且非常注重工艺的创新,作品获得过不少金奖,很多人抢着收藏呢,通润成玉府就是他创建的,雕琢各类上等玉器。
7.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 马
明清玉牌有以下几种:
1.子冈款玉器。
最早在玉器上落款的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苏州玉雕名匠陆子冈,擅长平面减地的雕琢方法,被誉为:“锟铻刀”。他做的玉牌,一面浅浮雕山水或人物,另一面浅浮雕或阴雕诗文,落以“子冈”二字但均用图章式印款。现在传世落有子冈款玉器中以清代仿制的最为多见,而玉质精良的子冈牌大多为乾隆年间作品。
2. 文玩款、芝亭款、“宜子孙”造型以及大吉款玉器。
(1)“文玩款”是乾隆造办处为乾隆皇帝制作的特殊玉器,牌子一般是模仿子冈牌形而制,只是在子刚二字处改为文玩二字。选玉多为和田的精致白玉,做工更是精益求精。除玉牌之外,还有文房用品、屏风等。
(2)“芝亭”款的作品也是以玉牌为多,“芝亭”为乾隆年间治玉名匠。继承陆子冈风格,对选料非常考究,多选玉质温润洁白的材料制作玉牌,传世作品极少。
(3)“宜子孙”造型玉佩是因为其图案的传承性和代表性非常重要,以及其吉祥的寓意。清代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因皇帝注重仿古玉器,故借鉴和仿制了古代工艺品的造型和纹饰,其中玉佩大部分是仿照汉代玉佩制作,多为透雕作品,并且加以变化,在装饰、造型上较汉代的“宜子孙”玉佩更加复杂精致。“长宜子孙”寓意后世子孙都能过上美好安逸的生活,此种主题的佩玉在乾嘉两朝宫廷玉器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当为皇帝御赐诸皇子皇孙之用。
(4)“大吉”款玉佩出现在清代乾隆时期,寓意大吉大利。一般呈葫芦造型,也体现了“福禄”之意。佩形出入不大,只是佩首分为龙凤各异,龙纹赏赐立功武官、凤纹赏赐文官。晚清有仿制,但是形制有所改变,佩首多不出现龙凤纹的边饰。
3、大禹治水图山子。
清代乾隆皇帝喜玉,根据宋人的书画蓝本,制作了“大禹治水图山子”。
4、 晚清玉器款识。
清代晚期出现大量吉祥图案、吉祥文字的玉器,这一时期多用花押款、就是一些文字或是笔画、符号组合成图框落于玉器上。还有一种便是先雕刻图案后,再加以文字,类似一个说明解释,玉质本身和工艺与之前相差甚远。
分享到此。
8.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名单
张建超,男,苏州佛像玉雕大师。尤擅观音,仕女。特别是观音,在苏州很有名气。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由于张师傅只做观音,仕女,的牌子。所以由于工时长,而且,张师傅特别注重每件作品的品质。所以一年出品只有5,6件。所以能够收藏到的人少之又少,张师傅一直说拥有我的作品是一种缘分。张师傅是信佛之人,雕玉的时候吃素,而且熏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所以每件作品仿佛都有灵性。
不知不觉张师傅在苏州已经数十年,张师傅常说:“不为名,不为利,而潜心琢玉的人才会静下心来创作。”
9. 苏州玉雕大师排名作品
宋代盛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
真珠舍利宝幢就安置在这只内木函之中,内木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
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画片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木函上的四天王像比例均匀,面部表情夸张,形象生动,气势雄壮。
►宋代真珠舍利宝幢
1978年发现于瑞光古塔第三层,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须弥座呈八边形,下有双层方涩,向上弧状收束。
幢顶的佛龛内置一尊木雕趺坐佛祖像。佛宫外有八根殿柱,柱上承八角形斗拱梁房殿顶及戗角。华龛上罩一八角形金银丝串珠华盖,盖上有鎏金银丝编小龙八条。 华盖上部为刹,以白玉、水晶及金银制成。
真珠舍利宝幢,运用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以及金银细工等专业技术,宝幢总共用了珍珠四万余颗,凝聚了当时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是一件珍贵的宗教艺术品。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
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特别是它的釉色滋润内敛,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元代《七君子图》
此手卷宽36厘米,长1010厘米,七幅墨竹于一卷中,形态万千而逸笔横出,堪称一部具体而微的元代墨竹简史
►春秋吴王余眜剑
右边为春秋吴王余眜剑,左边为春秋吴王夫差剑
春秋吴王夫差剑
春秋吴王余眜剑
剑长57.5,宽4.8厘米,一字窄格,中部起脊,双刃弧曲,有束腰。保存基本完好,中上部断裂,剑脊两侧共铸有铭文75字。此剑铭文为目前所見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