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有谁了解除了中国以外,有哪些国家的瓷器发展得很好,他们的瓷器都有哪些特点?

国外的瓷器只对德国的梅森有些了解,号称瓷器界的劳斯莱斯。

据说十八世纪初,炼金术士在德国萨克森的威腾堡中没有炼出黄金,却炼出了被欧洲贵族称为“白色金子”的白瓷,它是欧洲自制出的第一件陶瓷。

如今梅森的陶瓷厂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之一,它以“蓝剑交锋”为标志,展现了近300年来的欧洲艺术史。

前几年在上海有一家旗舰店,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经营,梅森瓷器价格不菲,十分遗憾自己还没有收藏过。

宋代青瓷为什么中国瓷器的顶峰?

【文藏来答】

宋时汝瓷专供宋皇室使用,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宋代天青釉色成为继唐越窑秘色瓷后,将青瓷釉色推向极致的另一种代表色。

中国作为“瓷国”,瓷器的发展绵延千载,青瓷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瓷器品种,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即属原始青瓷,后三国吴和西晋,青瓷烧制水平迅速提高。至东晋、南北朝时期,器瓷生产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产量显著增加。隋唐时期,青瓷成为陶瓷生产中的重要品种。但在唐代前期以前,仍没有优质青瓷的发现,直至唐中期出现了闻名于世的越窑青瓷,并与邢窑白瓷合称“南青北白”。

随着文化的成熟,社会各阶层审美能力的普遍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至宋代,中国瓷器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青瓷的推崇达到了高峰。宋青瓷成为宋以后历代高雅之士争相追逐的艺术典范以及标榜自身身份地位的重要标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流传至今的宋瓷主要有汝、官、哥、定、钧窑,景德镇窑、丽水窑、修内司窑、龙泉窑等,它们皆以青釉著称。其中景德镇青白瓷以其“如冰似玉”的釉色驰名天下,南宋中期以后的龙泉粉青釉达到了历史上青瓷烧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以汝瓷为例,全世界登记造册的汝瓷共74件,堪称国之瑰宝,极为珍贵。单颜色“青”就细分为天青、粉青、豆青、越白等诸多不同的色阶,其中以天青、粉青为上品。纯正上等的汝窑,通体无多余的纹饰,造型简单,仅以釉色的素雅取胜,作品往往经久耐看,具有一种现代极简主义的风格。现今,大部分的宋青瓷收藏于博物馆,流传至拍卖市场上的极为罕见,因而每每创出瓷器拍卖新高。如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成交。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以137,000 英镑成交。

宋代制瓷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工匠们能够随心所欲的制造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瓷器,因而宋代的瓷器种类增多,如钧窑的窑变釉瓷,海棠红、玫瑰紫等釉色极为绚丽夺目,变化如行云流水,油滴、兔毫等状如鹧鸪羽毛的黑底白斑,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何以独青瓷在宋代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被人推崇,甚至得到帝王的垂青呢?

玉崇拜情结的延续宋代政权割据,战火连绵,北方的辽、西夏不断与之对抗,于是全国经济中心向南迁移。由于丝绸之路被西夏人控制,宋朝廷的玉料供应出现短缺,为数不多的玉料仅供王室使用,而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纵然有钱却也买不到玉,因此另寻玉的替代品。此时青瓷凭借其接近玉的釉色和质感等特点,成为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的首选。于是,宋朝各窑址的工匠们抓住商机,为满足买家的审美需要,制造出更接近玉质感的瓷器,青瓷开始大行其道。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读书人皆以收藏青瓷为傲。如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描绘了文人雅集,陈列的众多青瓷就是例证。其实早在唐朝,中国人制作瓷器就要求“类玉”效果了。由此可见,中国古人的玉崇拜情结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宋时玉料的短缺则将这种情结投射到青瓷身上,成为宋代青瓷的盛行原因之一。

文人审美的注入

宋代龙泉窑青釉贯耳瓶

宋代实行“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文化中心从北方迁移到南方,审美从偏向壮美变为追求柔美,融合儒、佛、道三家的理学更推进了对虚净美感的追求。此时,文人士大夫的参禅学佛进入了全胜时期,相互参禅论道已形成一种风气。中国社会发展到宋代,经济发达,文化昌明,出现了大批哲学家和理学家,教育更加发达,教育的平民化进一步加强,产生了大批中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统治阶级的文化素养也普遍较高,宋皇室信奉佛教禅宗,如宋徽宗,其本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主持编写了《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等宫廷艺术品收藏著录,皇帝个人的收藏偏好也影响到社会其他阶层,上行下效,于是整个宋代社会都在追求一种典雅、含蓄、精致、秀逸的艺术风格。

随着佛教禅宗的盛行,绘画和书法的审美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由唐朝时期的“尚法”转变成“尚神”。宋代绘画因吸取禅宗思想,从而创作出新的艺术面貌,禅宗画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

瓷史与中国美术史同源同流,也是当时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特定产物。例如在唐代,盛行华美的唐三彩、设色艳丽的仕女画以及具有异域风格的佛教雕塑,体现出高度包容的大唐盛气。至宋代则趋向平静内敛,整个社会追求追求以少胜多、雅致的生活,因而艺术作品也呈现出一种极简的艺术风格。对青瓷的赞美与推崇正是帝王审美嗜好和社会审美变化的表现。且青色为中国阴阳五行色之一,青色蕴含着中国朴素的哲学思想。在帝王眼中,天子对应天青,天为大,天色即具博大精深之意,于是天青釉的汝窑成为御用贡品。从此,宋初创烧的汝瓷到大观时被宫廷垄断,宋徽宗还派官督造,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创造出了似玉非玉、莹润细腻,淡雅纯净、青如天、明如镜的一代汝瓷。宋青瓷的制造反映出宋代人崇尚自然朴素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成为宋代青瓷盛行的原因之一。

发达的经济及高超的制瓷技术

宋代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宋代是我国陶瓷空前发展的时期。宋代制瓷业在继承唐代的发展基础之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各地纷纷建立窑厂,竞争激烈,少数几个获得市场认可的窑口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后,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宋之前,青瓷的烧制极不容易,往往消耗大量资源,因而唐人陆龟蒙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至宋,陶瓷颜色釉料的工艺得到发展,因而宋代陶瓷无论质量和数量均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在釉质方面技术的改进,以龙泉窑为例,发明了“石灰—碱釉”,因此能使青釉厚挂而不致垂流,且烧制出来后釉色柔和,龙泉青瓷一般约0.5-1毫米之间,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因釉层极厚,所以上釉技术也很复杂,越发难能可贵。在烧制技术方面,以汝窑为例,想达到青瓷沉着的色调之美需要二次性烧成,先经过低温素烧坯体强化,待上釉后再次进炉高温烧制而成。在青瓷的制作过程中烧窑法也很重要。这些技术的成熟才能使釉中气泡不致过大,从而取得釉光柔和、美如青玉、古雅淳朴的艺术效果。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人口剧增,全国纪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上亦属少见。宋朝产生了中国社会市民阶级,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其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与日俱增,除戏曲杂技等消遣外,有效仿文人雅士购买青瓷这一文化产品。市场对青瓷的需求激增,促进了龙泉窑等窑厂的发展。同时,宋王朝为了克服财政困难,还鼓励对外贸易,具有中国人审美品味的青瓷因而大量外销,进一步促进了龙泉窑、景德镇窑等青瓷的繁荣。宋代经济政策的开放,市场需求的扩大,制瓷技术的改进,成为青瓷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虽然受到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侵犯,但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强盛的国家,国家政策的调整,科技进步,经济得以发展繁荣,从而为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宋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成熟的时代,对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中流行的参禅悟道之风,以及重视内心,追求返璞归真的创作态度。这些都让这个时代更加鲜活立体。皇宫贵族、文人士大夫都参与到这场文化的盛宴。宋代青瓷作为整个时代的缩影和物质体现,以它雪貌冰肌的柔弱感、以缺为美的素雅感成为后世乐道的、经久不衰的美学典范,并生根于中国文化的血液中。

更多艺术赏析与收藏资讯,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