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中国瓷器和外国的有什么差别?

瓷器为中国发明。
中国传统瓷器以景德镇为典型,景德镇瓷器其瓷胎以瓷石、高岭土为基本配方,为绢云母质瓷;其瓷釉为仅含少量长石的钙釉。清朝时的烧成温度为1300度左右(1300±20°C ),瓷胎与瓷釉同时烧成,即胎的烧成温度与釉的烧成温度均为1300度。
传统中国瓷器的釉属于难溶釉、高温釉,不含铅。釉面研磨硬度高,不易被金属与瓷器划伤。
传统中国瓷器没有硬质瓷与软质瓷的概念。

二、欧洲瓷器
1、《欧洲瓷器史》内容节选
欧洲国家试图制造瓷器只有唯一的一个目标:仿造东方国家的瓷器。由于中国瓷器制作是严守秘密的,其所使用的技术,长期不为欧洲陶工所知晓,欧洲陶工对瓷器技术的见解,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制成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物质,他们中没有一个同中国瓷胎所用的工艺相同。
欧洲瓷器的瓷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含有高岭、长石和硅石的配方内,高岭含量比例高的硬质瓷;另一种是,高岭含量非常少,或者不含高岭的软质瓷,主要配料是石英。欧洲瓷器的这两种形式,也是在不同的温度中烧成的,划分的界线是1350°C。大多数硬质瓷是在1380到1460°C温度内烧成的,软质瓷是在1100到1350°C温度中烧成的。



在整个瓷器制造的工序中,烧成是最主要的阶段,而且它确是陶瓷艺术的核心。因为瓷器要获得优质外观不止一次地经过烧成。生坯在大约950°C中预烧,使其变硬,结果形成一种多孔无釉的胎体。预烧期间,器物被放在耐火匣钵中,保护它以免弄脏而受到损害,同时又保护其以免同热烟直接接触。如果所期望的是釉下装饰,这种瓷器现在就要绘制,于是把其弄干净并加以修整,放进制备好的釉料浸釉,再在高温中作第二次烧成。其温度由胎和釉二者内的高岭和长石的含量来决定,不过据说一般是1370和1460°C之间。必须防止胎体内铁的氧化,因为它将导致瓷坯发黄,损坏瓷器珍贵的白色,在还原焰烧成时防止氧化,即在1100°C——1300°C之间,通过减少窑内的氧含量来实现。在正确温度下,胎釉牢固地融合在一起,釉形成一种透明、闪亮、玻璃质的表层。从窑内出来的是瓷器产品。



再次烧成是关于装饰问题,所用釉下彩,其色泽要经受高温,色料范围几乎限于钴蓝、铬绿、铀黑和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