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邮票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50字)

楚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无换城给赵之意。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提出要秦王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答应。随后蔺相如便派随从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到了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诉了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亲,请您采纳,您的采纳是我的动力,谢谢。

春联的发展过程五十字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邮票的版别有哪些?

邮票上的版别广义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印刷方法的类别,如雕刻版、影写版、胶版等;二是同图案、同面值邮票,不同版次,如原版、再版,一版、二版等;三是同图案邮票,不同厂家、地点印制。对邮票的版别进行鉴别,是判定邮票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鉴别,在邮票鉴定中称版别鉴定。

  区分版别就是进行版别鉴定。版别鉴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印制邮资票品各种版别所固有的特征,来鉴定邮资票品的真伪。不同的版别、印制出的邮资票品图案的网纹特征也不一样,雕刻版为点、线、影写版和胶版是形状各异的网点。依此来鉴定邮资票品的真伪,是比较可靠的。比如某种邮票是采用雕刻版印制的,如在邮市上发现了用胶版印制的这种邮票,那肯定是假的!版别不一样,立即可断定真伪。假如伪品采用与真品相同的版别来进行伪造,这就需要用高倍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其图案和文字,找出它与真品有哪些明显和细微的差异,如果在图案网纹上网点的形状、大小、排列角度和文字的笔划粗细、形状、字形有差异,在排队这种邮资票品没有不同的版式、版模、版型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断定它是伪品。

  二是对图案邮资票品,不同厂家、地点印制,不同版次的鉴别。主要根据邮资票品的母模特征和特定的子模特征,以及版铭、版号等,并结合纸质、刷色、齿孔、背胶等来进行鉴别。如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老纪特邮票中的原版票和再版票的鉴别,就是这样。拿纪10《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原版票和再版票鉴别来说,主要通过邮票图案中的版次暗记“人”和“大”字来鉴别。“人”字为原版票,是承印厂上海人民印刷厂所设版次暗记;“大”字为再版票,是承印厂上海大业印刷公司所设版次暗记(图2)。若是带有厂铭的邮票,也可直接从厂铭上来鉴别:带有上海人民印刷厂厂铭的为原版票;带有上海大业印刷公司的则为再版票。

  通观邮票印刷的历史,不同时期,因科学技术条件所限,印刷邮票所采用的版别也不一样,其工艺特点也各不相同。按照印刷方式,邮票的版别主要有凸版、平版、凹版、混合版、誉写版等。

1、凸版印刷 凸版顾名思义,因其印版着墨部位呈现凸起状,高于空白部位,故得名。印刷时,在凸起的部位涂上油墨,并且直接将图文印到纸张上,类似盖阳文图章。凸版按照版材和制版方法的不同,有雕刻凸版、照相凸版、木刻凸版、铅印版。

  雕刻凸版 一般以手工或机械直接雕刻而成,也有用雕刻凹版原版经过机械过版或电镀翻铸而成。版材常为铜质。中国当初发行的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就是用雕刻凸版印制的。大龙邮票就是采用手工雕刻原模后,直接翻制了模的铜质凸版来印制。

  照相凸版 是用照相腐蚀方法来制成的凸版,故名。根据所使用的版材不同,有照相铜版、照相锌版。照相铜版也称铜版、三色版、网纹铜版。其制版方法是先把原稿照相分色,阴片经修正后,晒版到涂有感光剂的铜版上,经过腐蚀后,制成图文凸起的有网纹的印版。其网纹一般较粗,为每英寸90~120线;网纹特点与胶版相似,也是以实心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浓淡和层次;文字、线条、平涂的底色一般不加网纹,常实地印刷。照相锌版又称锌版。它同照相铜版一样,采用照相腐蚀的方法,在锌质版材上制成图文凸起的印版。大多用作线条画和文字印版,线条和文字均实地印刷。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普2”、“欠1”,就是采用照相凸版印制而成的。   木刻凸版 简称木刻版。是将图文雕刻在木板上制成的印版;也有只刻相当于单枚邮票的印版,用手逐枚盖印。用这种印版印(盖)制的邮票,称为木版邮票。如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1938年2月14日发行的《唐县临时邮政邮票》,就是用手工盖印的木版邮票。

  铅印版 铅版和活字版的统称。采用纸型浇铸铜合金复制的印版称为铅版,通常先用铅字排好版,再压成纸型,然后浇铸成印版铅版。用铅合金活字排成的图文凸起的印版称为活字版;用活字版直接印制的邮票称活字版邮票。活字版除印邮票外,也常用于在邮票上加字印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凸版印刷这种古老的印刷技术,正在被新的印刷技术所取代。因此,在现今印制邮资票品时,已很少使用。集邮者今天学习和了解凸版印刷,正是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鉴别过去用这种版印制的邮资票品真伪。这就必须熟悉和掌握凸版印刷的特征。

  通过上述对各种凸版的介绍,不难归纳出凸版印刷的基本特征有二:其一,单色版、平涂底色版、套色线条版都是实地印刷(刷色),单色及三色网目版的网点均为实心,以网点大小表现层次和深浅,网点均匀、规则;其二,凸版印制的邮资票品,图文色块、线条比较呆板,看上去与单色平版近似,墨色陷入纸面。由于凸版印刷的压力较重,在印制的邮资票品图文的边缘处,常存有油墨被挤压外溢的现象,致使边缘线条不能整齐划一,有的在邮资票品的背面可以看出版面凸出部分的压痕。

2、平版印刷

  因印版的图文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印刷时,利用油水相拒的原理,在印版版面润湿后涂墨,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然后覆纸,图文上的油墨便会印到纸面上。

  平版按照版材和制版方法的不同,有照相平版、石印版、珂罗版等。

  照相平版

  通常指平版胶印,也称胶版。用照相、晒版法制成锌成或铝皮印版,多用4-7色印刷彩色图案,常加网屏,使各个颜色的网纹角度各不相同,制版时各以15度相叉开;对于单色印刷,常不加网屏制版,需要实地印的文字、纸条、平涂的色块,也均如此。印刷时,首先根据印版图文部位吸墨和空白部位不吸墨的原理给印版加墨,将油墨转印到橡胶辊上,再转印到纸上。多色胶印常利用网纹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的变化,利用实地印出平版的底色和清晰的文字。

  由于胶版印刷是运用大小不同的彩色实心网点,来表现彩色图案的层次和深浅,大网点表现深层次、深色彩,小网点表现浅层次、浅色彩。各个颜色的网点角度又各不相同,不同角度的颜色网点叠印在一起,常呈现出“梅花”状的网纹;文字、线条和平涂的底色,也常用无网纹实地印刷。其印刷效果,具有墨层薄、颜色鲜亮、色调柔和的特点。

  胶版印刷的邮资票品,成本低,比较容易伪造,为了更好地防止伪造,常采用特殊的纸张和油墨,如荧光纤维纸、荧光油墨或含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油墨等。与此同时,还采用缩微防伪技术,即显微暗记,来有效地提高胶版印刷邮资票品的防伪能力。

  石印版

  简称石印、石版。平版印刷的一种。以石印石为版材,将图文描绘或照相复制在石面上而制成的印版,故名。印刷时,先用水润湿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具有刷色专一、沉着,色彩纯正、鲜艳的特点。

  珂罗版

  又称玻璃版。照相平版的一种。以玻璃版为版基进行照相制版,制版时不需加网屏,按原稿层次在玻璃版上感光,制成明胶硬化的图文,胶膜硬化程度不同,则具有不同着墨能力的印版。在制成印版的版面上,有不规则的纤细皱纹,硬化部分亲油,膨胀部分亲水,因而使版面具有不同的吸附油墨的能力,通过平台圆压印刷机,将图文印在纸张上。具有能较好地表现原稿的浓淡层次、色调很接近原稿的特点。较适合印制名画原稿邮票或封片。我国用珂罗版印制过首日封图案。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不同的平版,因版材和制版方法不同,印制出的邮资票品,其版纹特征也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图案由彩色网纹版印刷,各个颜色网点呈不同的角度,文字、线条和底色则用无网实地印刷,如特58《民间玩具》等;二是图案采用实印色块和个别色网纹版,文字,线条和底色均用无网实地印刷,如特49、特55《中国民间舞蹈》等;三是图案和底色均采用网纹版,仅文字、线条用无网实地印刷,如T162《杜鹃花》、1993-15T《郑板桥作品选》等;四是图案和文字、线条均采用无网实地印刷,这种平版印刷特征,胶版、石版常为单色印刷,珂罗版(玻璃版)则可印多色。如普1、普3、普6、普7、普8等普通邮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用石版印的邮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版印刷中的胶版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新发展的平凹版印刷,具有更高的复制翻印水平。胶版印制邮资票品,采用“调辐网”制版,其网纹密度可达每英寸210线-300线,而采用“调频网”技术来制版印制邮票,其网点密度每英寸达350线-400线。中国邮政发行的2000-9T《塔尔寺》邮票,是我国首次采用调频网技术印制的胶版邮票。它与以往调辐网印制的邮票相比,色彩更为丰富,层次更为细腻,清晰度更高,防伪能力更强。

《集邮报》吴乃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