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名人画家画的画及介绍

《向日葵》确立凡高在世界画坛的地位
  这幅《向日葵》油画高99厘米,宽76厘米,作于1888--1889年间,是凡高以向日葵为题材的十三幅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画面中,即将枯萎的向日葵象征着在巴黎的角落里奄奄一息的凡高,呈血红色的茎被剪断,如同凡高的生命被切断,明亮的黄色和阴暗的浅蓝色形成对比,似乎是一种非现实的美。画面左上角用“跳动”的红点涂过。这“跳动”的色点融汇在笔触的浅蓝色中,这一片小小的火焰,意味着画家的生命之火。评论界认为,就是这一幅《向日葵》确定了凡高在世界画坛上的地位。


  这幅《向日葵》原为英国著名私人收藏家、采矿工程师出身的矿业家贝蒂爵士和夫人伊迪丝所有,他们是一九三四年在巴黎买进这幅画的,无人知道当时他们付了多少钱。此画后由其遗嘱执行人交给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佳士得拍卖行印象派部朗德尔在拍卖会前曾向客户介绍说:“在现代艺术中没有比《向日葵》更富有魅力的了,这幅画是最令人难忘的,世界各地都把它制在海报、圣诞卡和日历等各种东西上。这幅画完全可期待打破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1987年3月30日(凡高诞辰134周年纪念日),佳士得拍卖行隆重推出荷兰绘画大师凡高的巨作《向日葵》,拍卖这幅作品前后用了4分半钟。“起拍价500万英镑。”拍卖师高声宣布。价 格很快上升到1000万英镑,这正是拍卖行对这幅画事先估计的成交价。买主一个个退出竞价,竞争渐渐集中到两位通过电话报价的经纪人身上,两位不露身份的顾客在热线电话中竟相不让。闪光灯、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经纪人。价格仍在上升:2000万英镑,2100万英镑……“2250万英镑,最后一次报价,还有加价的吗,”拍卖师手举樱桃木小槌。“成交!”《向日葵》最后被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镑(约4000万美元,58亿日元)的价格买走。英国当局为平息民愤留住此画,曾援引超过 13400美元的艺术品必须取得出口许可和英国公民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法令,等待愿出同样售价的英国买主出现。结果没有人舍得出那么多的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幅《向日葵》在精心护卫下运往日本。


  从拍卖开始到将《向日葵》自伦敦运往东京,安田公司大肆渲染,广而告之,吸引了亿万人关注的目光。如今这幅画被放置在安田公司营业大厅中央,成为一件绝妙的广告品,无声地显示着安田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安田公司一时名声大振,保险生意接踵而至。同时,仅参观名画的门票收入千一年就达数千万日元。《向日葵》的拍卖,也使凡高的名声一跃而起,在世界画坛独领风骚。


  日本泡沫经济催化世界艺术市场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繁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许多有钱的企业和大富翁都把目光瞄准高价位的西方艺术品,作为收藏和投资。1987年3月,安田公司耗资58亿日元成功购得《向日葵》,日本政府不满安田公司的过分渲染,大藏省指责他们损害了日本国的形象。可指责归指责,并没有阻止日本商人的抢购风:1988年,日本零售业巨头三越百货公司以47.7亿日元购得毕加索的名作《杂技演员与年轻丑角》;西武百货公司以13亿日元购得莫奈的名作《睡莲》;1989年11月,日本奥特波利斯公司以75亿日元(约1570万美元)拍得毕加索的佳作《皮耶瑞特的婚礼》;1990年日本纸业大王斋藤分别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购得凡高的名画《加歇医生》和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金融大亨高桥治宪购买德国现代艺术大师基弗的11幅作品花了逾千万美元,地产大亨鹤卷购买塞尚的《水中倒影》也花了500多万美元。仅1990年一年,日本人收购世界名画就花了33亿美元。


  日本富商不仅抢购名画,而且在拍卖行业中投下了巨资。据资料显示,日本东京的爱知公司在1991年已控制了英国著名的佳士得拍卖公司6.4%的股份,是佳士得的五大股东之一。根据日本海关统计资料,1987年1月至8月日本从海外购入87万多幅画,总金额734亿日元。其中从欧美购入的名画有12000多幅,约685亿日元,平均每幅画价约538万日元。这些名画有毕加索、凡高、雷诺阿、塞尚以及莫纳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截止到1989年11月,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所卖出世界名画中,美国人只购买了其中25%,欧洲购买了其中34.9%,而日本人的购买量达39.8%,成了拍卖行最大的买主。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显露颓势,出现零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破产倒闭或周转不灵的富商巨贾们纷纷抛售手中的世界名画。高桥治宪购买的基弗的11幅作品运抵东京仓库不久,因公司相继倒闭,这11幅作品未及拆封便又被卖出,斋藤的《加歇医生的肖像》与《红磨坊街的舞会》最终以70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卖出。经济学界认为,日本企业当年疯狂投资的那部分钱是交了“广告费”,日本公司的投资行为亦被作为MBA课堂的“经典案例”。


  《向日葵》:凡高一生追逐的太阳


  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牧师。他很早就表现出一种只会在心中苦恼、不愿与外界交往的性格,由于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他被人指责为生性孤僻。他年轻时在一家美术商行工作,23岁时他决定当一名传教士。直到26岁时,他才认识到绘画是他真正喜爱的职业,初始临摹米勒作品。在安特卫普,他看到了日本的浮世绘,掌握了用色技巧;到巴黎后遇见了高更,绘画技巧更加娴熟。1888年2月,他移居法国南部的城镇阿尔。


  在阿尔,凡高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寻找一个吸引他的地方开始画画。傍晚,他带着完成的油画回家。他把自己变成了一部绘画机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0幅作品,几乎是他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乡野的果园鲜花盛开,他怀着极大的热情描绘着向日葵、桃花、梅花、杏花。他只是不停地画,画得好与不好无所谓,他陶醉于色彩之中。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和到阿尔追求阳光,是对旋转、炎热的天体的一种憧憬。《向日葵》有着单纯的色面和明确的造型,是凡高同类作品中的优秀之作。它以黄色调为主,加上一点青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黄和绿的交响曲。这些花在画面上有一种装饰性的安排,由于笔触有力,显得富有生命力。他画看到的东西,画他的感受,他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大自然,利用他的表现手段来表达他极其强烈的思想感情。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因为在他的眼里,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也是他苦难生活的缩影。夏天里,凡高表现出一种异常旺盛的创作欲望。凡高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 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浓的委罗奈斯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基本上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顶着烈日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来描绘向日葵。一位英国评论家说:“凡高用全部 精 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