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17世纪法国绘画的特点有哪些?

17世纪法国绘画和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形式几乎具有同样的特点,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初到17世纪30年代,即亨利四世在位的最后10年和马丽·美帝奇王后摄政时期,此时国家正忙于宗教战争的善后工作。在艺术上一方面受到佛兰德斯和意大利的强烈影响,同时也在外来的艺术中不断吸取营养,孕育着法国自己的艺术样式。亦即古典主义艺术的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是从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即主教黎世留独揽大权的时期。此时的法国已成为欧洲世界的强国。在艺术上古典主义已完全确立,进入17世纪法国艺术的黄金时期,一大批杰出的古典主义画家如普桑、洛兰等都活跃在这个阶段,法国已逐渐成为欧洲的艺术中心。
3.第三个阶段是路易十四当权的时期,“太阳王”的光辉已照耀在欧洲大陆上。法国甚至在国际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艺术上,由于路易十四的倡导,学院主义的绘画已逐渐盛行,与古典主义分庭抗礼。

塞尚,高更,梵高 的绘画特点的后续流派各是什么?

塞尚(1839~1906)Cézanne,Paul,法国画家。1839年1月19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1906年10月22日卒于家乡。早年学法律,同时爱好美术和文学。后到巴黎学画。早期作品曾被沙龙拒绝,却受到作家E.左拉的称赞;代表作如《强暴》、《验尸》、《野餐》等富于戏剧性,多表现悲剧的爱情和死亡。他研究过古典绘画,临摹过P.P.鲁本斯、E.德拉克洛瓦、威尼斯画派和巴洛克大师们的作品,其作品不合乎古典法则,却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个性。70年代末以后的30年,是其创作的成熟期。所作《肖凯像》、《玩纸牌者》、《酒神宴舞》、《浴女们》等,写意特征更加鲜明,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他对绘画的革新主张和实践,受到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归入后印象主义流派。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