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雕高继红(橄榄核高峰介绍)
1. 橄榄核高峰介绍
八月:
1.及时采收成熟果实(加工用榄)。采收后应及时施促梢肥,促进秋梢抽出,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加适量的速效化肥。按结果100斤计(以下同),施用腐熟豆麸4—6斤、尿素1—1.5斤、过磷酸钙3—4斤、氯化钾0.8—1.2斤,开沟深施。如遇到干旱天气,应考虑灌水,以使之能及时吸收。如树体较壮旺的可少施或不施氮肥(尿素)。
2.采后修剪:剪除弱枝、阴枝、内向枝、直立枝和病虫枝,疏剪密枝、重叠枝,短截或全部剪除徒长枝。这次修剪,除培育较多的结果母枝外,还要调整树冠的扩展趋势。
3.对于抽梢的树,于秋梢抽出至小叶展开前,施药防治橄榄星木虱,同时注意防治叶蝉等;注意多种农药交替使用,尽可能多采用对害虫天敌安全的生物农药。
4.建议橄榄园采用自然生草法,春夏秋三季让良性杂草(如白化苦草等)自然生长,秋末冬初结合深翻施基肥进行翻耕压草培土。
九月:
1.此时为橄榄星木虱第2次危害高峰,要及时喷药防治。
2.对弱树可适当补施肥料,促秋梢壮实。
十月:
1.继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防控橄榄星木虱。
2.秋梢老熟后,严格控制施氮肥和控制灌水,促进结果母枝充分木质化,防止抽生晚秋梢。
3.采收留种果实和播种育苗。
2. 橄榄核十大名家
1、罗汉题材核雕名家
十八罗汉是核雕里最广泛的题材,有须派、殷派、写实等风格,须派核雕名家:周雪官,他可以称得上须派罗汉的宗师级人物,一辈子兢兢业业,雕刻的艺术人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南工核雕中流砥柱的一批名家大师,赵延会、小杰、玉娟等等,都是周雪官老师的高徒,周雪官、须培金两位老师,为人真诚亲切,手艺精湛。
2、弥勒题材核雕名家
弥勒开脸喜庆,开心,福气满满,弥勒题材也受到核友的广泛喜欢,弥勒手串,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和善、包容的感觉。雕刻弥勒的核雕名家,今天介绍的就是:竹鑫尧,艺名:竹子,他虽然看起来很年轻帅气,实际上雕刻生涯已近20年了,竹子老师非常有个性,他主要雕刻弥勒,而且只用老铁核雕刻!
3.达摩题材核雕名家
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寓意度过大劫,今天介绍的这位核雕名家,小福个人非常喜欢,就是:须华青,须老师对达摩的处理,可谓心细如发,达摩的每一缕眉毛、何须皆有飘逸之感,表情泰然自若,看着让人心意沉静。
周雪
3. 高端橄榄核
橄榄核什么品种的核最好
1、铁核
铁核,也被称为铁圆核,是最受欢迎的核质之一。铁核质地细腻坚硬,不易开裂,而且色泽均匀,上色快,是上品橄榄核,价格相对较贵。
2、油核
油核的颜色和质地与铁核很像,油性大,可雕刻的题材相对来说也愈加广泛,是一种产量和性价比很高的橄榄核原料。
3、黄胖核
一般来说,颜色发黄、肉质丰满,形状短而宽就是黄胖核。相对比于铁核和油核,黄胖核盘玩上色的时间会长一点。
4. 橄榄核名家作品欣赏
1、王世军。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钻研核雕数十年如一日。代表作:《十八罗汉》、《十二生肖》、《八骏》、《八仙》。
2、陆小琴。姑苏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我国民进会员,政协委员。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核雕2013荣获我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3、钟小军。1972年生于核雕之乡舟山村香山工匠世家,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品有《八宝观音》手串、《十臂观音》、《婴戏弥勒》、等作品。
4、谢才元。苏州舟山核雕村人,1957年出生,1973年进入舟山工艺品厂学徒,通过自己的努力练就了雕刻技巧。主要作品是十八罗汉头和吉庆有余等题材,在舟山工艺品厂时曾和须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罗汉相。
5、刘向前。浙江东阳雕刻艺术名家,东阳核雕大师,东阳核雕界的领军人物,小火炉品牌创始人。2013年,其作品“普渡”和“佛在心中”被评定为2013年琢艺杯文玩艺术品大赛金奖。
5. 橄榄核雕高峰
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腊雕刻、古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世纪雕刻。风格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对十九世纪雕刻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了解得较少。西方近现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罗丹、布尔德尔、马约尔。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和20世纪西方雕塑。
6. 橄榄核雕刻大师高峰
核雕在明代的苏州、山东、广东等地兴起并进入全盛期,人称“鬼工技”,达官贵人视其为宝物,喜爱此物者上至皇帝下至庶民。
宣宗朱瞻基、熹宗朱由校都酷爱核雕,天启帝还亲自操刀刻立体果核雕“五鬼闹判”,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明代的核雕材料大多是核桃与杏核,而橄榄核则较少。题材大多是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等。明朝是工艺精致小品制作的高峰,雕刻崇尚简约质朴,意境清远,与清代的华美繁缛形成鲜明对照。但明朝的核雕实物十分罕见,就算真正的清朝核雕,能流传至今的也极为稀少。
按照核子表面的筋纹,可以将橄榄核按照如下方式分类:
1、二花:表面有两条筋纹,通常此类核子外型比较扁,砸开后里面含有两间内室,此类核料的产量非常稀少有限。
2、三花:较为常见的橄榄核,表面分布三根筋络,砸开后内里含有三间内室。
3、四花:产量相比三花为少,表面四筋均匀分布,砸开后内里含有四间内室,通常是《八宝观音》,《龙生九子》等题材首选材料。
4、五花:五花原料,原料极少,一年橄榄核原料下树后也很难见到几粒。
5、多花:多纹路,多内室,不均匀分布筋络的一种怪核,属于变异种,较为少见。
按照橄榄核的存放时间可将橄榄核分为新核和老核两种。
1、新核:从乌橄榄树上采摘后,去果肉后1年至2年内的核称为新核。新核不适合用于雕刻。原因在于新核内部的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在雕刻后容易开裂。且新核的颜色显黄,雕刻后作品的质感不强。
2、老核:从乌橄榄树上摘下去皮后存放5年以上的橄榄核称为老核。判断新核老核要从核料本身的核质,成熟度,饱满度来判断,一般老核核质更坚硬,颜色更深。橄榄核原料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放的时间长了,即使不去把玩,核子颜色也会逐渐变红。因此使用老核子雕刻出来的作品颜色会更加的红润。再加上老核子存放的时间长,内部较为干燥,内外的湿度基本一样,因此不太容易开裂。
按橄榄核原料的产地,刨开核子的色泽,核子的长相分类。
1、铁圆核:铁圆核是一种较受玩家欢迎的橄榄核材质,若满以下条件的材质可被称为铁圆核:不易裂、肉质厚。色质均匀。色红。质地细腻。圆形足。兼容性好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稳定易刻。
铁圆核也称为铁头或铁头核,因其质地有如铁一样坚硬,而且一般都是涽圆形而得名。铁圆核的质地比其他任何橄榄核品种都要坚硬、密度也大大高于其他品种的橄榄核,两颗铁圆核之间相互撞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铁圆核的核头呈现三角形的小孔,核筋稍微浮起,平整面光滑,而且核壁较厚、颜色较深,由于核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适合雕刻人物头像,所以常被用来制作十八罗汉头等作品。铁圆核的最大优点是十分容易上色,把玩2至3个月,就会出现红润透亮的光泽。应该说铁圆核是橄榄核中的上品,所以价格也相对高昂。
2、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者可称为红金刚,这种核子相比铁圆核颜色较浅,也没有铁圆核那么容易通过把玩上色、上浆。但其同样是出众的雕刻材质。
3、黑金刚:黑金刚表皮发黑,核肉极红,通过把玩非常容易上浆,上色也是很快,是非常理想的雕刻罗汉用料。
4、紫袍核:表皮颜色发紫,一般作为废料,很少使用。近年来由于原料的紧缺,紫袍核也被部分雕刻者巧妙的废物利用了起来。
5、黄胖核:黄胖核指那种颜色发黄,核肉饱满,宽度较款的橄榄核材料。名称源自于广东普宁。主产自广东东部地区,黄胖核虽然核质较黄,但并不发糠;且把玩时上色很快,受到部分橄榄核雕师傅的喜爱。通常黄胖核被用来雕刻题材阿福题材。
6、牛头榄:广西西部容县和广东东部德阳核区当地民间的叫法,也称牛古揽,这种橄榄核,个头大,核质厚,密度高,且宽度可达到2.2至2.8公分,长度在3.8公分左右,此核雕刻单核极佳。
7、奶油核:材质和颜色接近黄胖核,但是大小要比黄胖核略小,也有将黄胖核直接称为奶油核的。
8、水晶核:水晶核的质地尤其细密,在经过盘玩之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釉光似的包浆,故名水晶核。
9、还要提到的一种国外大核,见过最大的国外大核最大直径可以达到3.5公分以上,有的朋友也叫这种核为芒果核,这种“国外大核”腔体非常大,核肉非常薄,且核的肉质非常粗糙,稳定性差,雕刻出的作品易变型,在国外这样的核主要用于榨油的,这种核是不是橄榄一类的品种还有待考证,这种“国外大核”只适合浅浮雕,线刻等。
橄榄核原料按照核子的大小和形状有以下几种分类:
1、标准大核:又称传统大核、单核,一般宽度要超过22 mm,长度超过35mm的大核,核质红透的为上品,这种核一般用于雕刻单籽《老子出关》《宝莲灯》《西厢记》《西方三圣》核雕作品。
2、细长核:形体较为细长的核子,这种核子的长度一般在48mm或以上,宽度大约在19左mm右,感觉较为细长,这种核子适合雕刻《赤壁怀古》《游子归航》核舟《送子观音》《持瓶观音》观音等题材。
3、小核:外形较小的橄榄核,适用于较小腕串,这种核子一般的直径在8mm至11mm厘米,越小的料越为稀少,其价格也越高昂。一般用于较小的罗汉头等小腕串的创作。
4、中等核:大小中等的核子,一般宽度为17mm—19 mm,长度在23mm—30mm,做为较为普通的橄榄核创作所用材料,一般用于创作罗汉头、九龙戏珠 、风景八仙手串等题材。这种类型的原材由于数量较多,市场价值也相对便宜。
5、圆核:外形较为接近球形的橄榄核材料,一般直径20mm以下的常见,原料充足。直径超过22mm的接近正圆的橄榄核原料就很难找了,这种接近圆核材料较为稀少,品质较好,肉质较厚的可以通过打磨制作成球形光珠。一般圆核用于雕刻八宝观音、九龙戏珠等题材的核雕手串。
6、怪核:外形较为奇特的,形状特别的橄榄核材料,为基因突变的品种,外表看似怪异,但是只要通过巧妙的设计和雕刻就能使其有着别出心裁的效果。
按照核子表面的筋纹,可以将橄榄核按照如下方式分类:
1、二花:表面有两条筋纹,通常此类核子外型比较扁,砸开后里面含有两间内室,此类核料的产量非常稀少有限。
2、三花:较为常见的橄榄核,表面分布三根筋络,砸开后内里含有三间内室。
3、四花:产量相比三花为少,表面四筋均匀分布,砸开后内里含有四间内室,通常是《八宝观音》,《龙生九子》等题材首选材料。
4、五花:五花原料,原料极少,一年橄榄核原料下树后也很难见到几粒。
5、多花:多纹路,多内室,不均匀分布筋络的一种怪核,属于变异种,较为少见
鉴别好的核子主要看以下几点:
1、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花点。
2、核肉厚不厚,核皮薄不薄,以肉厚皮薄的为佳品。
3、密度高不高,如果是密度不高的核子,在上油后会很容易花。
4、是否是怪核,核子如果是特别大或特别小的,价值会很高。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就更是难得的佳品了。
7. 橄榄核最高境界
巴西橄榄核最大单核直径3.0-3.4厘米,长达5一6厘米,不过极少见,属于特种果,
普通单核直径2.0-2.6厘米,长度不等。
巴西橄榄核容易变黑,橄榄核先天颜色深红,盘玩变色速度也比国产橄榄核快
但是,巴西橄榄核核在文玩圈里并不吃香
一方面,巴西橄榄核因为生长环境,它虽然个头很大,但是自身的密度却很低,更容易花核,
8. 橄榄核名师都有谁
1、殷根福(生卒年不详) 清末核雕工艺家。住吴县 舟山。擅长橄榄核雕,刀笔粗犷,大刀铲削,形简意赅。核雕技艺深谙,闻名于海上,被古玩业誉为“殷派”。子小男,女小妹,继承父业,仍擅核雕。
2、周春毅,自幼耳濡目染,从小就对核雕充满了兴趣,其入门导师是父亲周泉兴,在周春毅年幼时为其培养了对核雕技艺的艺术灵感及浓厚兴趣,后因其技艺的增长与成熟,先后去苏州各个门派大师进修雕刻艺术。经过各界诸位名师的指点结合家族传承技法,使得周春毅在核雕创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吸取各派别之优点。在风格上集各派所长,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独树一帜,苏州舟山核雕新一代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
3、周义清,1968年生于舟山核雕老街,1985年离校后就进入村办企业舟山核雕厂从事核雕,工厂解体后,于1997年到无锡灵山大佛 面佛修心;至2005年重返舟山核雕老街。在这九年中,他潜心于核雕刻的研究和创作,构思出了各种适应不同层次的玩家喜爱的佛教类题材作品,曾被多家核雕刻专业类书籍收录。
9. 橄榄核雕刻师高峰
讲个小故事来解释吧。我们都知道现在去银行存取人民币,营业员手工点一边后必须要用点钞机复验一遍,一百张打一捆。在民国早期也没纸币也没点钞机,主要货币是袁大头,钱庄银行出来的钱是十个袁大头包一个纸包(民国电影里经常看到)。当时存取袁大头时,手工十个袁大头叠成一摞再用尺子也必须复验一遍十个袁大头的厚度正好一寸,包一个纸包。所以最初的头寸意思就是:十个袁大头一寸,简称头寸。后来泛指钱、货币、款项。 …………………………………………………………………………… 补子: 上面小故事有小盆友较真了,对十个袁大头一寸厚提出异议,自己也感觉故事编的不圆。 再编个故事圆圆吧!有小盆友又要问了为毛又是故事?反问一句有经可引,有典可查的话,问教授好了,盆友们还回来问个啥!举个例子:“条子”地球人都知道,出处有据可查吗?头寸和条子差不多,也是一句黑话或者说行话。 首先要说的是银元叫洋钱。 民国3年国民政府发布《国币条例》,开始铸造银元(正式叫袁世凯戎装像银元,民间叫袁大头、洋钱)。银元是舶来品,洋钱相对我国以重量为单位的银两而言。1914年天津北洋造币厂始铸到1951年新中国在沈阳铸币厂停止铸造,期间国民政府、北洋政府、苏维埃、各路军阀、各省政府、列强、民间土豪、新中国等等有枪杆子的人和众多钱庄、票号、银行、洋行等有经济权的人铸造了据说有约11亿枚袁大头。 铸造各种“大头”(袁大头、孙大头等)和清朝铸造的龙洋等的重量是一样的,都是七钱二分,这个重量和尺寸参考了鹰元重量和尺寸。当时考虑鹰元成色足,在我国流通量较大,当时外国在国内流通的外国银元有大约11亿元之多,鹰元就有3亿多元。直到1919年上海外国银行货币兑换均以鹰洋为兑换标准。参照鹰元标准可以使得新货币避免汇率折算直接和国际汇率接轨。 虽然那么多有话语权的人铸造袁大头,但铸造银元的设备和印模多是进口的。1914年2月袁世凯宣布《国币条例》,紧接着花了125万美元从美国常生厂引进了全套造币设备,印模是费城造币厂制造,由意大利雕刻师鲁乔奇设计原模,当年12月24日天津北洋造币厂生产出第一块袁大头。所以袁大头从娘胎里用的就是英制尺寸。 其次头寸一词出自贸易逆差,白银外流。这么多银元都去哪了呢?除了坟堆里埋的、院子里窖的、老墙缝塞得、打戒指首饰化的、爱好者收藏的(据说有1亿元)之外,还有有几大去是处台湾、新中国融化回收白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去处——贸易逆差。清朝对外贸易经历了出超--平衡--入超三个阶段,而清末对外贸易主要特征就是鸦片走私和白银外流。龙洋等银元的出现以及民国确立银本位制后袁大头、北洋银元、孙小头等银元出现,白银外流变为银元外流。我国是产银大国,劳动力成本又低,中国白银在国外很有价格优势,价差高峰是在1933年罗斯福确立美国银本位制后,白银价差达到约30%。开个玩笑:运一船美豆到国内平价抛售,运回一船钢蹦就可以挣到三十的利润,暴利啊。 具体流出多少银元有说3亿元的有说5亿元的,反正不是个小数字,当然这个数字不止是袁大头一种银元,但是无疑袁大头是数量最多的、最批量化的。清末白银外流时还是通过十三行为代表的洋行也就是清政府发牌公行(中国人开办的中介)进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行成了洋人的私行,银元外流都是通过私行进行的。开始时都洋行伙计把是个十个袁大头打一包,十包打一封,然后装箱。鬼子感觉这不行,你一个中国伙计一个人点下就包起来,多一个少一个怎么办?我们是外企,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于是中国人打包前专门安排一个鬼子用尺子复核。负责复核的鬼子刚开始还纳闷呢?这袁大头是哪个鬼子设计的正好十个一英寸。不久后中国人也学会了这种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被洋行、钱庄、票号行业内庄普遍采用。 内地钱庄在使用这种复核方法不久,出现一句行话头寸。开始时只有行内人明白,比如伙计说:掌柜的,缺头寸了,你看是不是从总号调些头寸,等头寸松了再还回去。另外月底徐记钱庄还可以扎些头寸回来。最后要说头寸不是舶来语。 后来洋行外国人跟中国人学会头寸这个词。这些洋行本来就是国际托拉斯参与组建的,有的纯粹就是国际金融财团的分支机构,有些人本身家就住在金融城和华尔街,不乏渣打、汇丰、法兰西、德意志、花旗、大通、大英等这样的角色。逐渐头寸一词也就融入西方金融词汇。 至今头寸反成了舶来语了,外国人不明白来处,中国人不知道出处了。 以上真是故事,求求盆友别较真了!
10. 橄榄核高货
橄榄核的一般的质量在3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