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艺橄榄核雕(橄榄核雕千手观音)
1. 橄榄核雕千手观音
中文名 千手观音
位置 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
开凿时间 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
地位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公元1174-1252)年间,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大足石刻收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5处,宝顶山石窟只是五分之一。北山石刻造像近万尊,最具代表性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造像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2015年6月,重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了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性工程竣工仪式,这意味着全国首个石窟修复项目、历时近8年的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完成,正式对游客开放
2. 橄榄核雕千手观音寓意什么
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圣像,高17.8米,宽12.6米,总重40吨,由整棵千年香樟木雕刻而成。
香山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距今已有1800多年。相传东汉年间,印度贵霜王朝僧人支法度来华,云游到今平顶山宝丰县时,见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酷似印度的香山,便在这里建起“香山精舍”,坐禅修道,并把火珠山改名为香山。西晋元康初年,“香山精舍”更名为“香山菩萨寺”,简称香山寺。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东汉时期的佛寺,受古印度佛教建筑风格影响较大。古印度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塔居中央,四周以僧房组成方形的院落。
3. 橄榄核观音手串
1⃣️油核,顾名思义,这类型的橄榄核内部含油量最多。因为油核内部油脂非常丰富这个特性,通常油核的色泽比较红润的,盘串的时候油核也是变色比较快的。
2 黄胖核原也属油核一类,后因其颜色整体偏黄而得名,外形看起来也是短短胖胖的,很饱满。多数黄胖核,核质不均,局部糠化导致这类的黄胖核基本没有盘玩价值,也多作为机雕用料。同时还易花易裂。但也有极少数优质的黄胖核,质地均匀,核壁厚度可达6~8毫米,密度高,不易花不易裂的同时,还能使得作品立体感爆棚,妙女的作品就常用到这类核。
3 水晶核 水晶核核质非常细密,盘玩一段时间后其表面会形成水晶似的包浆,看上去晶莹剔透,杂志非 常少,所以称为水晶核。它的油性高,盘玩易上手变色快。
4. 橄榄核雕观音有啥讲究
1、鉴定橄榄核,第一步是要看核料。橄榄核分红色 黄色两种,简单理解只是颜色不同,挑选核料时候不用特别注重颜色。主要看份量,同样两串核雕,重量重的密度一定大,密度大一定不容易裂。
2、第二步是挑选核子大小,橄榄核大小是的尺寸分水岭为 2.0以上为大,1.3以下为小,介于两种间的为通货。也就是说,核子越大越贵,越小也越贵,此种指的核子直径。
3、第三步 看雕工,橄榄核雕毕竟是艺术品,雕工才是其的真实价值。雕刻工艺高低是这样区分的,一流的师傅雕任务,二流的师傅雕动物 三流的师傅雕风景。所以人物为最难雕刻的,而人物里又以观音 和弥勒最难雕。主要是人人心中都有佛,这个佛相都在各自心中,能让众人都喜欢,所以雕刻技艺需要很高超。再有就是雕刻的精细,这个不是所有雕刻品都要求细致。因为古时候有个说法,美玉不琢。越是雕刻线条少,而能够传神的物品,才是精品。其实就又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特别精细,一个是大简至繁!
5. 橄榄核雕千手观音图片
大相国寺的千手千眼观音
这尊佛像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艺人用一棵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的,用了整整五十八年时间。
这尊千手千眼观音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这尊佛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也很精巧,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代有个国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其中三公主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允许,她便偷跑到庙里。国王一气之下烧了这庙院,结果很多僧人都被烧死在里面。三公主妙善也被烧伤,幸被一只白虎驮走获救。后来她到香山这个地方继续信佛修行,最终成了香山寺院的主持,坐化升天,终成正果。
但国王做恶有报,得了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才能治愈。结果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只有修行的三公主妙善前来并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妙庄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召见妙善公主:“你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千只眼、千只手”。这样,妙善公主就成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世人所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