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文体? 中国古籍属于文献吗?

一、中国古典文献文体?

1、纪传体:以《史记》为代表。内容分:世家:主要描写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

列传:写一些隐士,侠客。

书,表都是臣下对皇帝的奏章。

2、国别体:按国家记载一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代表《战国策》,记载了战国七个国家的史实。

3、纪事本末体:分开记载没个历史事件。对研究历史的某一方面很有帮助。

4、断代史:记载一朝一带的历史。如《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还有二十四史中大多是断代史史书。

5、通史:记载几个朝代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实。代表《史记》《资治通鉴》。

6、编年体:按照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

二、中国古籍属于文献吗?

属于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三、中国古陶瓷学会?

您好,找到一点消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陶瓷学会是国家文物局管理的一级学会,是我国及世界上权威的古陶瓷研究、交流、推广机构,具有广泛的海外影响,拥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收藏家会员。学会一年一次的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业已成为海内外古陶瓷研究交流方面的盛会。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有一本期刊:《中国古陶瓷研究》

可以买一本来。这本期刊的作者就是:中国古陶瓷学会。应该很容易找得到联系方法。

买到的方法就不用说了吧。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另: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乙22号电话:信息部:010-68396222 行管部:68396224 会展部:010-68396272 办公室:010-68396216 传真:010-68396272 。

四、中国古典文献的分类集部?

中国档案起源很早,清末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就“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46页)。

存世和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所记有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各个方面的大事活动,自然也是具有档案性质的。

中国现存的档案实物以明、清档案所存为最多,大约还有一千多万件(册),主要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五、中国古代陶瓷大全?

从年代分,有远古瓷器、中古瓷器等。

从朝代分,有汉代瓷器、唐代瓷器、宋代瓷器、元代瓷器、明代瓷器、清代瓷器等。

从瓷器的工艺分,有青瓷、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祭红、绞胎、玲珑瓷、釉下彩、青花、釉里红、釉上彩、金加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唐三彩、金丝铁线、釉面开片、冰裂纹、浮雕、刻画、雕塑、结晶釉、窑变色、素面、漆线雕、绞胎瓷、镶锲工艺、单色釉、深冷加工等。很多瓷器选用了多种工艺,这种分类方式不常用。

从瓷器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有官窑瓷器、民窑瓷器等。

按材质划分:白瓷、高白瓷、高白玉瓷、玉瓷、骨瓷、炻瓷等。

从瓷器的造型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等。

从防水性、硬度及外观分,可分为瓷器和陶器。陶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黑陶、蛋壳陶、釉陶、几何印纹陶、暗纹陶、彩绘陶、铅釉陶、唐三彩、辽三彩等。

按照特征划分: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缥瓷、白瓷、清白瓷、黑瓷、素瓷、彩瓷、青花瓷、玲珑瓷、青花玲珑瓷、色釉瓷、花瓷、甜白瓷、薄胎瓷、绞胎瓷、绞釉瓷、枢府瓷、秘色瓷、芒口瓷、骨瓷、珍珠瓷、像生瓷、镶嵌瓷、新彩瓷、煨瓷、生瓷、民间陶瓷、祁门瓷器、红绿彩瓷、外销瓷器、高古瓷、蓄光陶瓷、自洁陶瓷、透明陶瓷等。

从用途分,瓷器可分为日用瓷器、陈设瓷器和艺术瓷器三大类,其种类比陶器更为丰富多彩。

按产地划分: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唐山瓷器、德化瓷器、龙泉瓷器、潮州瓷器、淄博瓷器等。

六、什么朝出现陶瓷历史文献?

中国在其东汉时期发展出较为成熟的青瓷制法。中国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产国及出口国。

七、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文献?

中华治水历史悠久,形成的治水文献也很相当丰富。

先秦时期,尽管没有水利方面的专著,但在文献典籍中有不少关于水利方面的内容,如《山海经》,《尚书·禹贡》,《周礼》中《职方氏》《遂人》《稻人》《雍氏》《匠人》,《管子·度地》,《尔雅·释水》,《左传》,《国语》等。

《水经》,桑钦著(一说为汉人,一说为三国人),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专著。据《唐六典·注》称,该书所载水道有“三十七条”,每水各成一篇,并附《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凡60条

八、中国古典文献中,文化是指?

中国的文化在甲骨文中就有表现。其意思是转动人中心形成龙凤合一。知识经过身体验证形成的健康经验。属于真理中的一种。这就是中国文化。

文化就是劳动人民的结晶。文化定义;文化存于大自然万物之中,通过人类不断开拓发展,用手势、语言、劳动及万物的形象特征形成文字,在历史长河中于以记录就产生文化。

九、中国古代最早的军事文献?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军事文献。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十、中国古代文献学成就?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