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中国人需要懂得欣赏中国画吗?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

中国画趣味高远,脱胎孕育于哲学与诗,如此出身高贵的奢侈之物怎么可能人人都能欣赏?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这样的定义:文明包含技术、技巧和物质本身:文化则是人的价值观以及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中国画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诗文浸染的绘画艺术,体现的是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它的价值不必论证,但是欣赏它不仅需要文化更需要智慧。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这样深刻的内涵岂是人人都能懂得和欣赏的?把“懂得欣赏”中国画作为中国人的标配,岂不是强人所难。以我的观点:只要爱国即可,只要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即可。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小学五年级我开始学习国画写意,当时只觉得三笔五笔就可以画出主题比素描作品要省事多了。尽管我的画技并不能算好,但是我对国画写意的魅力还是感知一二的。我曾在一本杂志中看到过关于写意作品与油画作品对比,画的是江南水乡的同一景致。不可否认油画重客观,体现出了形而上的美;但是国画更重神韵,寥寥数笔就有无穷的画境产生,更妙的是这画境中总能透出些不可言说的韵味。想来我这样的写意菜鸟若是临摹这幅画,耗时也不会超过一小时,顷刻间将现实景致呈现于水墨之间,这种心灵与世界的对话,若没有几千年的智慧沉淀是无法实现的。

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国画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常见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而要真正读懂“中国味”需要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国籍或血统是无先天优势的。对于艺术的鉴赏必须源于对历史的真实敬畏,对文化的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