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橄榄核雕两条线图(橄榄核雕两条线图解)

1. 橄榄核雕两条线图解

此为橄榄核的棱纹,无碍,平常盘核雕有很多时候不注意手的清洁,手脏的时候盘核雕就好比拿了一张细砂纸在划磨核雕,盘的时间越长,核雕上的小划痕也就越多。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核雕的清洁上,却从来不清洁刷核雕用的小刷子,小刷子长年累月的积累了大量的脏东西,用这样的刷子清洁核雕,一样会给核雕表面划出很多小痕。更有甚者用刷毛很硬的牙刷来刷核雕,那更是会严重划伤核雕,在核雕盘玩了很长时间以后,划痕的出现,就变得在所难免且越来越多。扩展资料:橄榄核按照核的形状和大小,分为如下的几类:

1、单核:又称大核,一般直径超过2.5厘米,比较适合雕刻单件作品,因此价值很高。

2、小核:通常只有1厘米的直径甚至更小,市面上通常比较少见,所以价格一般也很高。

3、怪核:形状比较奇特的核子,比如佛手核或多棱核,不用加工,本身就是件很独特的艺术品。因此,这样的核子同样很少见,价格不菲。

4、细长核:主要由于核体狭长,因此多用来雕刻核舟题材。

5、圆核:长2.5-2.8厘米左右,直径1.8-2.2厘米的圆核,外形比较圆,很适合做罗汉头。

2. 橄榄核有两道线是裂吗?

橄榄核裂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不会碎的。

造成橄榄核开裂的原因有很多,气温变化,风吹日晒,有时候可能只是简单磕一下,橄榄核可能就裂开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湿度变化过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缩膨胀。

3. 橄榄核雕筋线和裂缝怎么辨认图

不会的。

可以明确的说,只要是橄榄核就都会有筋线的,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筋线多是发白或黄,平时我们看见到的成品橄榄核没有筋线,大多数是在雕刻的时候被人为的技术处理掉了。

橄榄核是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果核呈梭状,两头钝尖,一般为红棕色,上有6条棱线,质地坚硬并富有油性,主产与我国福建地区,广东、广西两省也产橄榄核。

4. 橄榄核雕两条线图解图片

橄榄核手串,弹性线(选自己喜欢的),剪刀,细铜丝(秘密武器大公开)。

2、取适当长度的弹性线折成四股,按孔道粗细和选用的线来考虑四股还是两股,细铜丝是用来做引线的

3、开始穿线前最好先把核排好,注意按你想要的顺序排列,要挨着顺序,也可以调整一下核大小之间的关系。

4、挑选好合适的隔片,最好先对应核放置好,这样所有准备工作就完成了,不会在穿线时手忙脚乱的。

5、挑一颗孔道比较大的核开始,方便结束时藏结头,注意要从橄榄核的生长孔那端开始穿,因为从另一端往生长孔那端穿,会有被铜丝戳破生长孔的危险,

6、橄榄核不像木头珠子那么一通到底的好操作,因为它中间有复杂的空腔结构,这就是为什么要用细铜丝了,可以在核中间晃动调整一下方向。

7、穿好一颗后再加上隔片,然后开始一颗核一隔片的重复操作。

8、全部穿过后,平放桌子上,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隔片,或者穿错方向的。

9、打结前先把两头留的弹性线调整长短,尽量一样,抖抖甩甩,使得核中间的弹性是均匀的状态。

10、打结时手里要有感觉,不要把弹性拉的太紧,但也不能太松,这个要靠大家自己的手感了。

11、完成打结后很重要的一步是要试着拉一下,看看结头够不够紧,打的不紧实,佩戴过程中容易滑开。

12、然后一边用力把结头拉进孔道中,所以一开始要选一个孔道大的核,等结头藏好后,可以开始剪短多余的弹性线了。

13、不要太贴着结头剪掉,稍微留个4-5毫米长。然后把结头和线头拉进核里。这样橄榄核手串就完成了

5. 橄榄核上的线是什么

此为橄榄核的棱纹,无碍,平常盘核雕有很多时候不注意手的清洁,手脏的时候盘核雕就好比拿了一张细砂纸在划磨核雕,盘的时间越长,核雕上的小划痕也就越多。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核雕的清洁上,却从来不清洁刷核雕用的小刷子,小刷子长年累月的积累了大量的脏东西,用这样的刷子清洁核雕,一样会给核雕表面划出很多小痕。更有甚者用刷毛很硬的牙刷来刷核雕,那更是会严重划伤核雕,在核雕盘玩了很长时间以后,划痕的出现,就变得在所难免且越来越多。扩展资料:橄榄核按照核的形状和大小,分为如下的几类:

1、单核:又称大核,一般直径超过2.5厘米,比较适合雕刻单件作品,因此价值很高。

2、小核:通常只有1厘米的直径甚至更小,市面上通常比较少见,所以价格一般也很高。

3、怪核:形状比较奇特的核子,比如佛手核或多棱核,不用加工,本身就是件很独特的艺术品。因此,这样的核子同样很少见,价格不菲。

4、细长核:主要由于核体狭长,因此多用来雕刻核舟题材。

5、圆核:长2.5-2.8厘米左右,直径1.8-2.2厘米的圆核,外形比较圆,很适合做罗汉头。

6. 橄榄核中间有两道

橄榄核隔片制作方法如下:

主要材料:

橄榄核 一个

所需工具:

线锯 一把 锉刀 平锉一把

刻刀 2一3把 砂纸 3一5张

钻孔器 一个 尺子和笔 各一

制作方法:

第1步:

手工制作橄榄核隔片片

准备一个橄榄核从中间选取一段用线锯锯开。用平锉将锯开的橄榄核大体锉平。选取合适的位置打孔,具体视个人如何使用而选择方向(个人看法,为了不影响美观,可打V形孔)

选择在两侧雕刻图案,简单装饰一下,先画图,选了一个简单的回形纹。雕刻完成,接下来进行打磨。先上240目砂纸,在上1000目砂纸,最后用3000目砂纸打磨,侧面的雕刻打磨也需由粗到细。隔片制作完成。

7. 橄榄核两头处理方法

在橄榄核的光猪两头一般镶嵌绿松石和战国红这种质地相对比较坚硬的饰品比较好,当然也可以镶嵌蜜蜡或者是青金石。

8. 橄榄核雕两条线图解视频

1. 新手学拷边走直线技巧:自动拷边机、雕刻机、连接器、工具,并掌握拷边和雕刻技术。

2. 通过实践、练习来熟悉拷边技术,并反复锻炼,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3. 通过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掌握基本拷边理论,更好地了解拷边方法的原理,并找到简便的操作步骤。

4. 带领初学者拷边时,要仔细指导,不断反馈,帮助其熟悉拷边,不断提高技能。

5. 把拷边当作一项技术任务,不断评估,着力于改进和完善

9. 橄榄核雕两条线图解大全

您好,是可以的,包括两条手串不同材质想穿在一起,可以通过连接珠来过度,但是最好在数量上或者相同,或者成倍数,这样带起来就还是同一种材料为整数圈。

比如南红和绿松石手串,可以在两条手串中间放蜜蜡或青金石来起到隔离美观的作用,也可以应用纯银小挂饰增加层次感和灵动性。

10. 橄榄核两头有三条黑线

角鳖大。角鳖(学名:Apalone spinifera)是鳖科、鳖属动物。角鳖的体形较大,成年体长可达45厘米,成年个体重3-5千克,属中大型鳖类。性成熟的雌鳖个体大,重3-6千克,雄鳖个体小,重0.4-1.0千克。

成鳖体型扁平呈椭圆形,裙边宽、薄。头中等大,吻长,头部呈橄榄色,头的两侧有镶嵌黑边的淡黄色条纹。眼小;颈粗长。

背甲呈橄榄绿色,有黑色眼斑状斑纹,表面粗糙,具分散的小疣粒,前缘有棘状突起,背甲灰绿色,上有大型环形斑,背甲边缘有一条具有斑点的黑线,线外侧淡色。

腹部淡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

四肢较扁,上有较多橄榄绿色大块斑纹,和青蛙的腿部相似,各有5趾,内侧3趾有爪,蹼发达。

11. 橄榄核有两条线

核雕在明代的苏州、山东、广东等地兴起并进入全盛期,人称“鬼工技”,达官贵人视其为宝物,喜爱此物者上至皇帝下至庶民。

宣宗朱瞻基、熹宗朱由校都酷爱核雕,天启帝还亲自操刀刻立体果核雕“五鬼闹判”,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明代的核雕材料大多是核桃与杏核,而橄榄核则较少。题材大多是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物等。明朝是工艺精致小品制作的高峰,雕刻崇尚简约质朴,意境清远,与清代的华美繁缛形成鲜明对照。但明朝的核雕实物十分罕见,就算真正的清朝核雕,能流传至今的也极为稀少。

按照核子表面的筋纹,可以将橄榄核按照如下方式分类:

1、二花:表面有两条筋纹,通常此类核子外型比较扁,砸开后里面含有两间内室,此类核料的产量非常稀少有限。

2、三花:较为常见的橄榄核,表面分布三根筋络,砸开后内里含有三间内室。

3、四花:产量相比三花为少,表面四筋均匀分布,砸开后内里含有四间内室,通常是《八宝观音》,《龙生九子》等题材首选材料。

4、五花:五花原料,原料极少,一年橄榄核原料下树后也很难见到几粒。

5、多花:多纹路,多内室,不均匀分布筋络的一种怪核,属于变异种,较为少见。

按照橄榄核的存放时间可将橄榄核分为新核和老核两种。

1、新核:从乌橄榄树上采摘后,去果肉后1年至2年内的核称为新核。新核不适合用于雕刻。原因在于新核内部的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在雕刻后容易开裂。且新核的颜色显黄,雕刻后作品的质感不强。

2、老核:从乌橄榄树上摘下去皮后存放5年以上的橄榄核称为老核。判断新核老核要从核料本身的核质,成熟度,饱满度来判断,一般老核核质更坚硬,颜色更深。橄榄核原料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放的时间长了,即使不去把玩,核子颜色也会逐渐变红。因此使用老核子雕刻出来的作品颜色会更加的红润。再加上老核子存放的时间长,内部较为干燥,内外的湿度基本一样,因此不太容易开裂。

按橄榄核原料的产地,刨开核子的色泽,核子的长相分类。

1、铁圆核:铁圆核是一种较受玩家欢迎的橄榄核材质,若满以下条件的材质可被称为铁圆核:不易裂、肉质厚。色质均匀。色红。质地细腻。圆形足。兼容性好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稳定易刻。

铁圆核也称为铁头或铁头核,因其质地有如铁一样坚硬,而且一般都是涽圆形而得名。铁圆核的质地比其他任何橄榄核品种都要坚硬、密度也大大高于其他品种的橄榄核,两颗铁圆核之间相互撞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铁圆核的核头呈现三角形的小孔,核筋稍微浮起,平整面光滑,而且核壁较厚、颜色较深,由于核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适合雕刻人物头像,所以常被用来制作十八罗汉头等作品。铁圆核的最大优点是十分容易上色,把玩2至3个月,就会出现红润透亮的光泽。应该说铁圆核是橄榄核中的上品,所以价格也相对高昂。

2、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者可称为红金刚,这种核子相比铁圆核颜色较浅,也没有铁圆核那么容易通过把玩上色、上浆。但其同样是出众的雕刻材质。

3、黑金刚:黑金刚表皮发黑,核肉极红,通过把玩非常容易上浆,上色也是很快,是非常理想的雕刻罗汉用料。

4、紫袍核:表皮颜色发紫,一般作为废料,很少使用。近年来由于原料的紧缺,紫袍核也被部分雕刻者巧妙的废物利用了起来。

5、黄胖核:黄胖核指那种颜色发黄,核肉饱满,宽度较款的橄榄核材料。名称源自于广东普宁。主产自广东东部地区,黄胖核虽然核质较黄,但并不发糠;且把玩时上色很快,受到部分橄榄核雕师傅的喜爱。通常黄胖核被用来雕刻题材阿福题材。

6、牛头榄:广西西部容县和广东东部德阳核区当地民间的叫法,也称牛古揽,这种橄榄核,个头大,核质厚,密度高,且宽度可达到2.2至2.8公分,长度在3.8公分左右,此核雕刻单核极佳。

7、奶油核:材质和颜色接近黄胖核,但是大小要比黄胖核略小,也有将黄胖核直接称为奶油核的。

8、水晶核:水晶核的质地尤其细密,在经过盘玩之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釉光似的包浆,故名水晶核。

9、还要提到的一种国外大核,见过最大的国外大核最大直径可以达到3.5公分以上,有的朋友也叫这种核为芒果核,这种“国外大核”腔体非常大,核肉非常薄,且核的肉质非常粗糙,稳定性差,雕刻出的作品易变型,在国外这样的核主要用于榨油的,这种核是不是橄榄一类的品种还有待考证,这种“国外大核”只适合浅浮雕,线刻等。

橄榄核原料按照核子的大小和形状有以下几种分类:

1、标准大核:又称传统大核、单核,一般宽度要超过22 mm,长度超过35mm的大核,核质红透的为上品,这种核一般用于雕刻单籽《老子出关》《宝莲灯》《西厢记》《西方三圣》核雕作品。

2、细长核:形体较为细长的核子,这种核子的长度一般在48mm或以上,宽度大约在19左mm右,感觉较为细长,这种核子适合雕刻《赤壁怀古》《游子归航》核舟《送子观音》《持瓶观音》观音等题材。

3、小核:外形较小的橄榄核,适用于较小腕串,这种核子一般的直径在8mm至11mm厘米,越小的料越为稀少,其价格也越高昂。一般用于较小的罗汉头等小腕串的创作。

4、中等核:大小中等的核子,一般宽度为17mm—19 mm,长度在23mm—30mm,做为较为普通的橄榄核创作所用材料,一般用于创作罗汉头、九龙戏珠 、风景八仙手串等题材。这种类型的原材由于数量较多,市场价值也相对便宜。

5、圆核:外形较为接近球形的橄榄核材料,一般直径20mm以下的常见,原料充足。直径超过22mm的接近正圆的橄榄核原料就很难找了,这种接近圆核材料较为稀少,品质较好,肉质较厚的可以通过打磨制作成球形光珠。一般圆核用于雕刻八宝观音、九龙戏珠等题材的核雕手串。

6、怪核:外形较为奇特的,形状特别的橄榄核材料,为基因突变的品种,外表看似怪异,但是只要通过巧妙的设计和雕刻就能使其有着别出心裁的效果。

按照核子表面的筋纹,可以将橄榄核按照如下方式分类:

1、二花:表面有两条筋纹,通常此类核子外型比较扁,砸开后里面含有两间内室,此类核料的产量非常稀少有限。

2、三花:较为常见的橄榄核,表面分布三根筋络,砸开后内里含有三间内室。

3、四花:产量相比三花为少,表面四筋均匀分布,砸开后内里含有四间内室,通常是《八宝观音》,《龙生九子》等题材首选材料。

4、五花:五花原料,原料极少,一年橄榄核原料下树后也很难见到几粒。

5、多花:多纹路,多内室,不均匀分布筋络的一种怪核,属于变异种,较为少见

鉴别好的核子主要看以下几点:

1、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花点。

2、核肉厚不厚,核皮薄不薄,以肉厚皮薄的为佳品。

3、密度高不高,如果是密度不高的核子,在上油后会很容易花。

4、是否是怪核,核子如果是特别大或特别小的,价值会很高。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那就更是难得的佳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