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赏析范曾的人物画,范曾算是一代大师吗?

如果要问当今书画圈哪个人声名显赫,说是范曾,恐怕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由于具有如雷贯耳的名声,以至于书画圈内外人士都惊呼:范曾是当代大师。

若给范曾头上戴上“大师”高帽,我觉得,他还远远达不到大师的要求和标准。

大师稀少得如同凤毛和麟角,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出现那么一、两位的旷世奇才。

整个20世纪,国内公认的、没有什么争议的国画大师仅仅才四位,分别为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

这四位之所以被称作大师,是因为他们的综合修养登峰造极,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都树立了典范,不但高出同代人许多,跟过往历史上的书画家相比较,也有突出成就。

如吴昌硕,在书法上,把篆书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给篆书注入了抒情意味和动态之感。在篆刻上,以石鼓文入印,呈现出雄浑朴拙的特征,并创造出边格残破的技法,引领一代风潮,是西泠印社的领头羊,不但影响国内篆刻,对日本篆刻影响也极大。在古诗词创作上,吴昌硕留下了许多名句佳作,在80多岁时他还勤奋写诗,笔耕不断。在绘画上,他更是以金石味和书法用笔入画,画风雄健、大气、泼辣,扭转了自清代以来的萎靡画风。

齐白石全面修养也非常高,他自诩诗第一,书法第二,绘画第三,一辈子写诗作诗,苦吟不断。黄宾虹同样是在诗书画印等方面有极高造诣的人,尤其他的山水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并且,他们几人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极高建树。如,齐白石的绘画当在“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的“五笔七墨”,吴昌硕“画气不画形”,潘天寿“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等等。这些画论对当代画家的创作指导依然十分受用。

跟这四位大师同时代的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赵望云、吴冠中等人,也足够出名,足够有成就,但把这几位称作大师会有不小争议,主要原因是这几人在绘画之外的成就太小,影响力不够。

范曾跟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等人比起来,都有不小差距,如果跟公认的四位大师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来比较,他更没有优势可言,他何来大师的资本?

几十年来,范曾是画了许多画,出过许多著作,题写过很多牌匾,获得过不少奖项,书画作品价格也高高在上,但这些并不能证明他就是大师。

我们再来看他的画。范曾的画先用线条勾勒出外形轮廓,再用色彩在里边填色,这种画法属于连环画的勾填法,并不是他独创。他没有创新出一种新画法,怎么能有说服力。并且,他的国画重复率太高,被人们诟病为“流水线”作业。

范曾的书法锋芒毕露,他想玩出书法线条“一波三折”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但苦于笔力和基本功不够,书法始终显得柔弱无力,圭角外露,这是书法的大忌。

范曾的国学著作,实质上是用另一种言说方式把古人的意思重复了一遍,既没有提炼出自己的新观点,也没有在时代语境下重新解读它们,把“猫”改名为“咪”,怎么能算作他的学术成果呢?

并且,范曾一点不够谦虚,甚至相当自大。在《范曾自述》中,有这样的话:“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即使面对传统绘画,李可染曾说:给我150年,我每天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把传统学完。

连公认的大画家李可染都这样谦逊,而范曾却如此自吹自擂,对学问毫无谦卑态度,他的认识、态度、修养和境界,首先决定了他很难成为大师。只能说,他是当代有实力的书画家,对国学有一定研究,有比大多数同行高一些的学问,但他距离大师还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