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王羲之楷书基本笔法? 王羲之内擫笔法?

一、王羲之楷书基本笔法?

这里总结了王羲之作品中的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地练习。

一、横法

(1)顺锋横

“示”、“再”的上横为顺锋横。

①顺锋起笔;②中锋右行;③至尽处提笔折锋右下;④向左回锋收笔。

(2)逆锋横

“甚”、“不”二字的横为逆风横。①搭锋起笔;②中锋右行;③至尽处折锋右下;④向左回锋收笔。

二、王羲之内擫笔法?

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内擫的技法可以让书法字体多骨气,血肉充盈。以藏和蓄力为主要的艺术形态。

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后人用内擫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说大王(羲之)是内擫,小王(献之)则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而实增。”并指出:“内擫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

三、王羲之楷书笔法口诀?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侧不得平其笔。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策须仰策而收。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而疾掩。

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四、王羲之十七帖笔法口诀?

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

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的两点,并不强调呼应关系,而是意态独立,但要避免重复,或差异太大。

3、多点。草书中一些字都有三点以上,“不”字上点独立,下面的两点形成照应关系,书写的要求与前面所说的横向两点—致。

4、长横。草书中出现的长横相对较少。长横很醒目,如多用则与草书整篇的流动睦相抵触。王羲之草书中的长横起笔一般露锋,行笔或由粗变细,或由细变粗,过渡自然。收笔或空收,或换锋下按,再向左下方收笔。如“廿”二字。

5、短竖。《十七帖》中短竖的写法也多种多样。如“顺”字的三竖长短相差很小,但中间一竖的起笔呈方形,与左右两竖形成差异。短竖的起笔多变,有时还有曲头的,如“土”字。

6、垂露竖。这种竖画也并不是干篇一律的一个形态,如“杨”字的竖画形成曲头,“粗”字的竖画写得浑厚有力,收笔圆中带方。

7、悬针竖。《十七帖》中的竖画也是千姿百态,如“情”字左边的长竖呈弧形,上圆下方,并逐渐加粗,“耳”字的竖中段开始向左倾斜,收笔呈针状。

8、短撇。《十七帖》中,短撇有两种形态:一种起笔为方切式的,收笔出锋,如“年”字;一种是尖锋起笔、收笔呈方形的,如“悠”字。短撇行笔宜利落,不宜迟疑。

9、直撇。直撇在王羲之的草书中经常出现,形态大体一致,但其中也有些差异。有的撇以刚劲称胜,如“省”字;有的挺拔,如“既”字;有的柔中带刚,如“及”字。

10、短捺。其形状如长点,起笔、收笔都要出锋,形成两头尖的特征。附图中“彼”字的短捺上侧呈弧形,下侧弧度较小;“来”字的捺收笔时逐渐加力;“火”字的捺画不带弧度,中间粗,两头细,形如纺锤。

11、波磔捺。如“成”字,其捺画带有章草捺画的特征,即有一定的波磔。

12、带钩捺。《十七帖》中的一些捺画,出现了转折所带出的钩法,并与下一个字的笔势形成连带关系。如“获”字,在转折时要将笔锋包裹住,再顺势向左带出;“人”字在转折时停顿下按,再向左带出。

13、短钩。这些钩的转折处多轻盈灵便,如“来”字,转折时提笔拢锋,然后向左轻轻勾出,不要写出像楷书那样粗重的钩来。“尔”字的钩在转折时不需提笔,而是用笔锋包裹住,然后乘势向左拢锋勾出。

14、挑钩。这些挑钩是章草字形留下来的痕迹。“武”字在写挑钩时有停顿下按然后上挑拢锋的动作,显得厚重、沉着。“足”字的挑钩不需停顿,而是在转换方向时顺势上提。

15、圆转。使转是草书中最常见的笔法,分圆转与方折两种。“眉”字中的第一笔拐弯处属圆转,书写时要拢住笔锋,转时行笔要放慢速度。“安”字中的平宝盖也是圆转用笔,只不过转时角度较大。

16、方折。古人草书圆转与方忻并用。如“迟”宇开始的两处拐弯,就是典型的方折。这种笔法要求在拐弯处转换笔的方向重新起笔,下按后再行进。转折时须注意笔画衔接,以防脱节。

17、转折。转与折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字的转弯处转、折兼蓄。如“同”字的右上角似方而圆;“事”字多处转弯,不露圭角;“周”字的转弯处也是圆中带方。

五、王羲之小楷笔法结构解析?

王羲之小楷笔法,起笔凌厉,行笔劲健,交代清晰,方劲挺拔,字洒脱飘柔,字形扁长而内敛外舒,具有雄浑之气势,刚柔相济,骨肉均匀,方圆并用,给人美感。叉

六、王羲之行书笔法的最大特点?

1、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若浮云,像云一样很轻盈;矫若惊龙,表示同盘旋舞动的龙一般敏捷有力。

2、新体行书中锋、侧锋互用,每字即见,运笔速度较为迅疾,有振迅遒劲的风神。由于笔势连贯,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更加紧密,点画的态势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3、草书笔法引入行书,从而使行书体势具备了欹侧遒媚的风格。笔力劲健,速度匀畅,形态丰纤适度、自然含蓄,结体冲和安祥,不激不厉。

七、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是?

是卫夫人。卫夫人是钟繇的弟子,王羲之的老师。

八、楷书八种基本笔法?

书写方法是:

1、点:(斜点、斜长点)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长横、短横)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右轻快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顿:短横要求短促,不必顿挫。

3、竖:(垂露竖、悬针竖) 

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末端顿笔:悬针竖收笔轻轻提起。

4、撇:(短撇、竖撇)

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快撇出。

5、捺:(斜捺、平捺)

由轻到重,向右下方倾斜而下,再向右方捺出,底刃取平。

6、挑:(提手挑、提土挑)

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

7、折:(竖折、横折)

竖折在完成竖画后折笔向右作一横画:横折在完成横画后向下折笔,作一短中竖。

8、钩:(横钩、竖钩)

横钩先横画,后折笔作一短撇,一笔完成:竖钩至钩的转折外稍顿,然后向上方轻快钩出。

九、赵孟頫八种笔法?

1.顶上点:顺锋入笔向右下轻顿,轻提笔,笔不离纸,微逆向上,然后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轻顿,然后再提笔,轻顿,提笔,轻按,向下横起笔方向出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一个点,起笔、行笔与收笔的过程中提按动作很多,不能省略。

2.三点水:上点收笔映带下点起笔,末点长出锋与下画起笔相应。

首点:顺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逆向上,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尾处轻顿,再提笔向上,轻顿,提笔,行笔,出锋,出锋方向指向下点起笔处。

中点:向右下轻顿笔,略平,然后提笔逆回到起笔处轻顿,再向下行笔,边行边提,笔不离纸,中间千丝映带至末点起笔处。

末点:向下轻顿,然后提笔逆锋向左下,转笔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至下一笔画起笔处。

3.左右点

左点:向下轻顿笔,然后提笔逆向上再向下按笔行笔,至末尾提笔向上沿左向下轻顿笔,提笔向右上方向收笔。

十、毛笔书法八种基本笔法?

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钩、提八种。

  1,横的写法

  “横”这个笔画在毛笔字中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把一个字比作房屋的话,那么“横”画就是这座房屋的栋梁。

  每一种“横”的写法都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