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书法练习中,画“蚊香”真的有用吗?

书法练习中,画“蚊香”真的有用。尤其对于零基础学习书法的初学者,能够有效地强化控笔能力,提高书法线条质量,并快速地进入书写状态。

画“蚊香”是训练中锋行笔的有效途径其实,初学书法,用画“蚊香”的方法主要提高的是控制毛笔的能力,做到心手合一、手笔合一,使写字的手不抖,写出的线条流畅、有韧性,质量达到中锋要求。

画“蚊香”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练习时一定要有耐心,屏气凝息,一气呵成,切不可在运笔过程中出现抖动或用力不均,那样写出来的“蚊香”线条就不流畅,疙疙瘩瘩的不好看。

画“蚊香”有绞转和捻管两种笔法因为画“蚊香”是转圈,在毛笔到达手腕的极限后,就需要发生笔锋的翻转。这有两个技法:一是绞转,就是毛笔达到极限点后,手腕保持不动,而毛笔的笔锋会自然的绞在一起,然后再自然松开,恢复到原来的书写状态;二是捻管,就是毛笔达到极限点以后,保持毛笔笔锋同纸的接触面不变,而用手指随书写节奏而捻动,使笔锋自然的调整到“蚊香”圈的另一面。

画“蚊香”其实只用了一个锋面画“蚊香”的笔法,其实只用了一个笔锋面,同现在提倡的“八面出锋”是不同的笔法。所以,如果书法学习者有了一定的中锋行笔能力,不一定非要画“蚊香”,用其他的训练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除了画“蚊香”以外,还可以进行画长竖线、长横线的方式来强化笔法训练,目的都是保证中锋行笔,提高线条有质量。

非常有用。一是练控笔的能力,二是练臂,腕,手指的协调能力和增加右臂的肌肉能力。

欧阳中石的字究竟好在哪里?

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欧阳中石先生,现在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也是著名书法家。他的博士生解小青也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了。

目前,论资质学问,还没有一个与欧阳中石先生齐肩的,可谓声名显赫。是一代书法大师。

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取自唐楷欧阳询的底子,二王为神韵,加上对隶书的滋养,篆书的意味,写出了自己的,书法品貌,欧阳中石的书法,可谓是打入古人,走出古人的大师级书法家了。

我觉得,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有如下一些美学特点。

第一,深厚的传统精髓欧阳中石先生学习书法的历程,属于旧学启蒙下的传统书法学习。1928年欧阳中石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汶阳镇的西徐村。

195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通县做中学语文教师。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学之路。

我们看时间,欧阳中石先生大学毕业的时候,中国还处于老百姓买一支钢笔都舍不得的时代,用毛笔写字的人很多。因为中国经济落后,毛笔字一直到欧阳中石先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一定的用处呢!

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想放下毛笔都不可能。

所以,八十年代兴起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波书法热潮。当时,我们已经在远离毛笔字,学习书法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要。

作为中国教师队伍的最高学府首都师范大学,重视书法教育,就是由欧阳中石先生担起这个重任的。

1993年,国家为了使书法教育更加深入持续发展,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

1998年,国家人事部又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欧阳中石始终是中国书法发展走向新时代的领跑者和组织者。

欧阳中石先生自己对书法非常热爱,他早年得到武岩法师的启蒙,后师承国学大师吴玉如先生。

这两位先生,都是书法造诣很高的国学大师。启发他从唐碑入手求法度之严谨,然后转临北魏诸墓志;追自然朴茂。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于晋唐之内的博大精深,后又远涉篆、隶、甲骨、金文,直接探源书法的发展历程。

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学习中,尤其对欧阳询诸碑的临池用力尤深。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唐贤大家。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庭经、祝枝山大家。

而后,逐渐形成自己婉妍秀美,潇洒俊逸而又奇崛峭拔的书风。

欧阳中石不但在书法大世界里吸取养分,还在姊妹艺术中,寻找灵感。他喜爱京剧艺术,曾师承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1910--1977)先生学习京剧。

欧阳中石还根据自己对书法的发展需要,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启功先生与欧阳中石,各有风采。欧阳中石无启功之秀,启功无欧阳中石之雄。上面这两幅作品的比较,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

这些成绩远远在一般书法家的造诣以上。他的完整深厚的书法造诣,也是令人高山仰止的

第二,藏拙于扬清中国书法,自从唐代以来,总的书法情趣,皆以二王的妍美书风为指归。但是,这种书风也给书法带来容易孱弱浮艳的弊端。

所以,晚清提出了碑学新美学,这个书法美学思想,是有深刻的书法变革意义的,在近代也有深远的影响。

碑学主要就是要弘扬书法雄强的一面,而不是一味的孱弱甜俗。这也是任何一个书法家很不乐见的。包括二王 本身,他们的书法也不是孱弱甜俗。

为了纠偏这种弊端,清代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以碑学救帖学的书法美学思想。

欧阳中石用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碑学给二王书法注入活力的可持续价值,也看到了碑学和帖学的历史逻辑关系。所以,他也是努力学习了六朝墓志和北魏碑版以后,又尝试掺入二王体系来丰富书法艺术空间的一个探索者。

这样杂糅结果,就是二王的流丽娟美的成分减弱了,雄强大气的成分有所突出。

入于汉魏又不拘于汉魏的隶书。这个隶书书法作品,吸收了东晋《爨宝子碑》的美学要素,有不是拘于《爨宝子碑》的笔法体势。

不过,如果魏碑雄强霸悍的一面过于突出,也会失去稳健风流的一面。

所以,碑学与帖学如何结合,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习惯于二王书风的人,强调书风的纯正性,不太习惯这种融会贯通的风格。但是,他们怎么可能欣赏这种藏拙于扬清的大美精神呢?

第三,入于二王而不拘于二王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本来就取法二王的,高古、然后上追秦汉魏晋、熔铸历代名家精华,师于古人而不囿于古人,形成一家书风的。

于右任先生无欧阳中石之秀,欧阳中石无于右任先生之雄。

师法二王而又不拘于二王,这正是他勇于打进传统,又勇于走出传统的勇气。所以,他的书法风格也是非常鲜明的。

那么,他与二王书法风格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二王的书法比较强调流丽妍美,欧阳中石,也是从这个路上走过来的。

所以,他的书法仍然有流丽妍美的一面。

第二,二王书风不主张见圭见角,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吸收了隶书和魏碑的质感,所以,不时会出现一些圭角,增加了笔力的挺拔和雄健。例如,欧阳中石非常典型的撇画,在收笔部位,大胆吸收了隶书的重顿出锋,给人以雄强稳健的力度之美。

第三,二王书风婉转穿插。欧阳中石的书法,基本上没有勾连缀合的连绵,而是善于构建空间章法的布局,达到整体上处于稳健和变化的对立统一之中,这也许是欧阳中石是一个学哲学的学者特有的眼光吧。

综上所述,欧阳中石的书法有古有今,有帖有碑,有汉有魏,有唐有宋,达到了碑帖相融的自由境界。

有人说我,人云亦云。其实,我一直看好欧阳中石的书法。

如果把欧阳中石与启功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可能启功先生帖学的味道更多一些,所以,清风明月。而欧阳中石的书法,给人以万象更新的丰富感。

如果我们再把欧阳中石与于右任先生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于右任又没有欧阳中石先生的帖学之美。

在艺术修养上,欧阳中石书法、绘画、戏剧兼通,他更加注重艺术的共性,所以,他在书法中的章法、字法、墨法和笔法,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能够跳出古典开古创新。

欧阳中石,生于1928,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学书先是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

先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多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

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欧阳中石的书法,格调为清新高雅,觉之沉着端庄,又不失俊朗和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有柔和自如之美,又如见万马奔腾,有刚劲之力,可见其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对于书法,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他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欧阳中石是著名的书法家。从欧阳中石手中取作品对于喜欢欧阳中石书法作品的人来说是很欢乐的,也此欧阳中石书法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著名的学者,是许多人收藏投资的对象,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很是受人欢迎、又其为书法教育家,所以越来越高。

其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