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汉代万字五铢是否有收藏价值?

不谢你的邀请!首先,我要说的是对古钱币没有什么研究,我只能以公开资料和信息进行判断,所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你的提问是:「汉代万字五铢」是否有收藏价值?我看到的资料,汉代流通的钱币没有「万字五铢」,汉代只有厌胜钱有「万字五铢钱」:

引自: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厌胜钱编》(中华书局,2013),页5——6

不知道题主是否知道「厌胜钱」是什么。知不知道我都说一下,其他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也叫押胜钱、压胜钱,并非流通币。起源于西汉,一直到明清都有铸造,是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赏玩、纪念或者用作冥器的古钱币。有点类似的今天的纪念币。

因为古代厌胜钱上的文字、图案,多是体现当时的文化,经济和制度,因此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做货币使用流通的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历史上汉武帝时代发行的上林三官五铢钱,意义十分重大。

引自:维基百科五铢是一种中国古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初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蜀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

汉代五铢钱《史记》、《汉书食货志》都有记载:

汉代五铢钱不但传世量也极大,考古发掘出土量非常之大。比如七十年代满城汉墓出土了一大堆五铢钱,还有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葬有成吨的五铢钱出土:

但是,《中国钱币大辞典:厌胜钱编》指出【万字厌胜钱】十分少见,我估计应该有收藏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文物价值除了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艺精美,其次是文物所涵载的文化信息。如上文所述【万字厌胜钱】跟佛教有关,我们知道,现在普遍认为佛教正是传入中国,或者说被官方引入是在东汉,也就是所以的「永平求法」,学者陆冠臣认为【万字厌胜钱】是东汉的供养钱。

陆冠臣. (2008). 面双 “卍” 字五铢考略. 安徽钱币, (1), 16-17.

综上所述:汉代【万字厌胜钱】存世量较少,而且有一定文化信息涵载,如果学者学者陆冠臣的结论可靠的话,那么,也就是说这枚钱币反应了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就有了一定信徒供养制度。至于「收藏价值」我不知道你指什么?

我给你这些信息你自己去衡量,我认为如果你有这枚铜钱,就留着吧,因为你去卖,估计发不了大财,留着赏玩吧。

如果你是指【市场价格】?

我也不懂,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些信息,估计也是扯淡,根本毫无参考价值。银质万字五铢钱标价十万,铜质的几百块,再说这种钱造假太容易了。

所以,你有一枚就留着,如果没有,也不要去买。除非你有九成以上把握是真品。

朋友你好,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说一说这类五铢钱面文的钱币。其实不属于流通之行用钱。在五铢钱流通的汉代背景下。这类符号的出现表明了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是一种祈求平安,辟邪去凶的愿望,在五铢钱中出现的这个符号更多的是佛家寺庙里出现的。也可能是一种纪念性钱币。

对于这类钱币的收藏,个人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东西的真伪。这点非常关键。朋友些美锈色明显轻浮。火气重。整体明显不自然。和真品相距甚大。如果是真品,这类钱币由于稀缺性,用途目前有争议性。价值很高。任何的钱币都是要看存世量以及稀缺性的。此类钱币属于汉代的一类花钱。

在清代时期,民间把花钱的铸造推翻了一个顶峰。其实在汉代这类带有花钱性质的钱币也非常的受欢迎。人们在钱币中体现各种符号文字代表人们在稳定,富裕的生活中,更加向往精神层面的生活。希望本次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喜欢古钱币收藏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私信交流。古钱币知识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