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明末清代的铜钱由于是黄铜材质,黄亮美观,因此市场价较高对吗?

从商周,春秋战国铸币始,其币的材质多为:青铜:,铜加锡合金:锡青铜:,铜加铅:铅青铜:,至唐代开始铸币材质多样,金银,铜,铁,铅等材质都有出现在钱币上。宋代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货币制度铸造和发行,统一于朝廷(即中央政权)。北宋制度严明,质量高而统一,铜钱合金成份配制规范,工艺实施严格稳定。大体上铜,锡,铅含量分别在62%一68%,7%一12%,22%一29%之间,这样配比是科学的,所得三元合金熔点较低铸造性能好,硬度较高,不易磨损。纯铜色是红色的,这个时期钱的颜色是较浅的红色或水红色。明代中晚期嘉靖年间出现了铜加锌的合金(锌黄铜)。至从铸造钱币就开始用黄铜为材质。铜,锌比例一般在65%一70%,35%一30%左右。这样降低了铸造钱币的原料成本,钱的发色金黄闪亮,很受人们喜爱。这时期政权稳定,经济繁华钱币的材质就会优一些,鋅的比重就会少一些,钱厚重一些,如明嘉靖,万历年间,及清代早期康熙,乾隆年间。反之就铸钱的质量下降,如明崇禎,清道光,咸丰年间。但古钱币的价值倒不是由于出现:锌黄铜:的颜色金黄闪亮而价格较高,还是根据古钱的存世量,珍罕度而定。但确实也有一定因素,如:五帝钱:,清:五帝钱:就比老:五帝钱:更受人们喜爱,这与人们的认同度有关联,也与明清钱币多为:传世品:,而非:出土品:从而受人们喜爱而抬高了价格。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编辑!(码字辛苦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