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古代仕女图国画(古代仕女图国画欣赏)

一、国画仕女图寓意?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代的鼎盛,富庶、多元化使其仕女画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的仕女画极力追求体现生活中女性丰腴艳丽的身姿和气质华美的服饰形象。

1、唐代仕女画别样的风格:题材更为开放,生活气息浓厚,注重描绘人物的形态,表现妇女点滴的日常生活!

2、唐朝仕女画中的服饰语言:服饰样式、风格演变与服装元素在仕女画中的另类表现!

中国古代仕女画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早期发展,到唐代的繁荣兴盛,历经宋元的拓展,到明清之际发展为重要的艺术类别。艺术对女性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仕女画的创作千年来所积累的艺术经验与价值也蔚为大观,随着社会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变化和历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中国画中的仕女形象映射出的是不同时代社会的女性风貌,以及当时人的审美意趣与形象塑造。

二、古代国画基础入门?

国画的技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画中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简单说来,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国画中描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1、练习握笔姿势。

2、区别中锋、侧锋等笔锋的握笔姿势。

3、尝试在宣纸上画线条,手尽量悬空,初学者可以先靠在桌子上。

4、在线条等有一定的基础上开始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三、现代仕女图和古代仕女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历代仕女画造型从现有形象资料来看,交领窄袖上衣、窄长披帛、长裙束带的造型应该是起源于唐代女性生活服饰,而在五代时期就在形成初步款式,在《韩熙载夜宴图》里能看到非常典型的这种女性服饰形象。到宋代,这种装束还有一定的存在,但更多的时候就是体现在绘画中了。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全新的绘画题材与表现方式层出不穷,使得中国绘画艺术开始由此走向成熟。绘画内容与人物造型也就自宋代开始有了逐渐脱离生活化的表现,在写实题材以外出现了很多非现实主义的创作。除了大量对前代古画进行临摹,也开始以自由的方式来描绘古人、表现古代题材或者完全就是展现一种理想中的场景,这期间的人物造型既有前代特点又有自己的想象,可以说其表现目的就是为了与现实有所区别。但有些形象可能会与当时生活很接近,这就需要不断地以各种资料进行对比来考证、甄别。对比这些传世的画作来简单梳理下仕女造型的演变过程:1.五代时期:简单的发髻、首饰,交领窄袖上衣,窄长披帛,长裙,简单束带。2.宋、辽、金、元时期:发髻首饰逐渐丰富多样,有璎珞项圈等饰物,出现半臂衫,长裙外出现腰裙(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都有,只是加以艺术化),腰带编结开始丰富,悬挂玉环等,这时候仕女形象更多的出现在非显示题材的绘画中,或是宗教题材壁画上,与现实人物造型已经有了较大区别,但也常常会与穿着现实流行装束如褙子、袄裙等人物形象同时出现。3.明代时期:明朝画家仍然大量临摹宋元名家作品,并且继承了仕女图的基本服饰元素,最终将仕女图造型确定下来。明代仕女画既有简约的衣裙风格,也有结合了仙女等神话人物造型的繁缛风格,如将多变的发髻首饰、革带、双重宽垂带、大绶等加入到仕女的造型中来。此时的仕女画已经基本与生活服饰完全脱离。由于仕女画的题材多为古代内容,所以其程式化造型也影响到了其他艺术,比如民间版画,在创作“古人”时,会在“时装”上加一些仕女画元素,比如袄裙加上多变的发髻、披上帔帛等,如果不看画的题材,一定会被认为是明代当时的装束。4.清代以后:清代服饰经历了剃发易服的大变革,汉族女装也有了较大变化,所以仕女创作基本就继承前代的“古装”,变化不大,但应用更广,比如画明代题材也会使用仕女造型,这是因为清代已经“忘记”了明代服饰真实细节,只能是把前代的各种艺术造型加以糅合创造。但有些也会加上点时代特色,比如清代汉族女子的一些发型、仕女图使用立领、云肩等,甚至还会出现戏曲装束。这些在版画、年画等民间艺术中更为突出。民国、现代的画家也就是在临摹、继承的基础上把仕女画造型延续了下来,成为人物绘画中一个重要的分类。现代的侍女图已深深的融入了西方的透视造型形式。人物的五官也多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

四、国画古代的游船画法?

首先我们画出波浪,然后我们画出船身。接下来我们画一条斜线,一条直线,斜线,直线,再画一条斜线。

我们给他画上窗户。然后我们来画帆,给帆加上花纹。现在我们给帆船上色,我们用紫色上全身的颜色,用浅蓝色给建筑上色。接下来用深蓝色给窗户上色,用黄色给帆上色。

五、中国画古代称为?

中国画,又简称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狭义的国画指青绿设色画水墨画,而广义的国画则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锦画、刺绣、重彩、水墨画、石刻乃至年画和陶瓷上的绘画等的艺术,也包括近代的中国油画和水彩画等。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六、中国古代名国画?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2.《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3.《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4.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

5.《百骏图》清·郎世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

6.《步辇[niǎn]图》唐·阎立本。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7.《唐宫仕女图》唐·张萱、周昉。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

七、如何做出古代国画的底色?

仿古国画中做旧底色的方法和步骤:

1、直染法 将被染的对象平铺在台面上,然后用排笔直接依次从右至左上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吸水性强,薄质纸类。

2、拉染法 用一个与被染对象规格相当的长方形水槽盛上色液。然后用两手拎着被染对象的两角或上端缓缓从色液中拉出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纸质结实,拉力较强的纸,如皮纸、裱件等。

3、浸染法 在台面上用排笔上色难以挂住,也易皱,所以,置于色液中浸泡稍加揉搓,待数日后取出,可得旧绢色。如经过胶矾便得旧色熟绢。浸染法是针对绢帛而言。因为绢帛属丝织物,纺织出来的新绢有油。

4、托染法 此方法是针对绢帛而言,由于绫绢不易挂色,事先托上一层宣纸,后再染色。染色方法同"直染法"。

5、自然法 通过日晒,风吹,使其泛黄,俗称"风化纸"、"风化绢"等等。

八、古代国画里最早出现的猫?

隋唐以及宋朝

      唐代的卢弁、刁光胤,宋代的李迪、祁序、靳青、何尊师、王凝、李霭之,明代的李孔修、陶成,清代的阿尔稗、沈振麟等等都是著名的画猫名家。

     宋代佚名画家所绘的《富贵花狸》,即以猫谐音为耄,祝颂长寿,并以牡丹隐寓富贵;

     而宋代花鸟画名家易元吉的《猴猫图》则以与封“侯”同音的猴,与猫现身于同一画面中。

    元代画家王渊所绘《花卉图》(局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该画卷以猫儿捕捉鸟雀为食作为主题。

     《猫竹图》,清代宫廷画家沈振麟作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九、中国古代国画开创者?

公认创始人:徐悲鸿和刘海粟。

现代中国画(现代中国画派的简称)的创始理论: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和刘海粟的《谈造型艺术》。

在创作实践中,刘海粟又特别强调客观与主观的结合和主观表现和个性的发展。在《谈造型艺术》一文中,他写道:艺术的精神决不是在模仿自然,决不是仅仅在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而是表现自然的精神,也表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情操与个性……自然只不过供给艺术家以种种素材,要使这种种素材融合成一种新的生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这便是艺术家的高贵的自我创造!。

刘海粟的基本看法是“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艺术的精英”,不过他对西方美术的借鉴,强调的不是写实主义,乃是以抒写心灵为宗旨的表现主义艺术。

十、仕女图种类?

仕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如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卷,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成为仕女样式的典型。

仕女画发展于两晋时期,辉煌于唐代。魏晋南北朝是仕女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这类形象的原型一般来自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