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国画海石的画法? 国画工笔牡丹花画法?

一、国画海石的画法?

石的画法步骤,一般是根 据画面的布局,先以侧笔按照石块整体的姿态动势、起伏转折,勾出外围的轮廓线。运笔要活脱,轻重顿挫要表出石面的明暗、角棱特征。轮廓既定,接着表现石的纹路,区分出各局部和孔窍之间的穿插结构关系,继而在此基础上,对石面的背光阴暗部分,进行皴擦和渲染。在笔墨上不必掏泥于某些皱法公式,主要是根据石的真实形态,表现出石块坚硬的质量感和主体感。

二、国画工笔牡丹花画法?

用熟宣纸枝叶应用铅,炭笔打稿花辦用上深下浅色转动笔法画法,慢度进画。

三、工笔国画牡丹花瓣层次的画法步骤?

在勾好的花瓣中,如果是深颜色的花瓣,用墨打底色从花瓣心里向外分染,俗话说三矾九染,达到需要的理想效果,然后再总群需要的颜色进行罩染。

浅色花不用打底色,从花瓣心里淡淡分染,由深到浅分染,最后反瓣花瓣边缘用白色分染。

四、国画的画法?

1、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3、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4、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5、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6、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7、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8、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9、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五、中国画石桌石凳画法?

中国画石桌石凳都是随着原图,雕刻画出来的。

六、小秦国画紫藤花的画法分解?

首先,调和曙红和花青,笔尖颜色略浓重,由下至上,一笔压一笔地绘制紫藤花的花瓣

接着,用笔尖略蘸曙红,继续向下绘制较为细碎的花瓣

然后,用毛笔蘸取藤黄点画花蕊,然后调和花青和藤黄勾画花梗,最后蘸取重墨点画萼片。

最后,用藤黄调和花青,侧锋用笔扫出叶片,再调浓墨画出叶脉,一幅国画紫藤花就画好了。

七、国画海鱼的画法?

在中国国画中鱼为画家喜欢表示的题材,怎样画好鱼呢?鱼的绘画技法有哪些?让我们零碎的进修一下中国国画中鱼的绘画技法。

一、鱼的构造左鱼:1鼻孔膜 2吻 3眼 4腮 5体 6胸鳍 7腹鳍 8臀鳍 9背鳍 10尾鳍 11侧线右鱼:1吻 2眼 3鼻孔膜 4腮 5体 6尾柄 7胸鳍 8腹鳍 9背鳍 10臀鳍 11尾鳍

二、红龙种金鱼的绘画技法金鱼的举动,次要在于各鳍,特别是阔大的尾鳍,以是画时可先画尾,然后依据所需,补上形状差别的身躯,使之更有灵活的变革。设色画法:先以淡红画尾,添上深红背脊和眼部,一一补上身躯和鳍部,最初点花纹和眸子。

水墨画法:

三、珍珠鱼的绘画技法异样依据设色画法先画尾,添上深红背脊和眼部,一一补上身躯和鳍部,再以白粉点上背部珠粒状花纹。

四、红鲤鱼的绘画技法以朱砂色先画头和鳃部,随手添上背脊。再调淡墨勾唇、圈眼、加鳃盖和腹部,和鳞纹。复以淡红添鳍,深红和墨色点背脊花纹。然后点晴,加鳍纹。

五、鱼的背景绘画技法鱼类背景:宜水生动物或溪岸花木为好.其品种甚多,可依据构图需择取。如柳、桃、紫藤、芙蓉或蒲草、睡莲、荷花、萍花、芦花等。如画水墨简笔作品,也可不背景,接纳空缺作为水面以求简、空、美的意趣。

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绘画步调步调1:先画出鳜鱼,步调2:接着调赭墨,画出桃花枝干。步调3:再调曙白色画上桃花花朵和花苞。步调4:复加上嫩叶,画花蕊,晕水色,最初题款,钤印。

七、《动鱼时跃》的绘画技法步调1:先以朱砂色画龙种金鱼两条。分下游和横游差别姿势。步调2:接着下端再添上跟随而游的一条,使有离合之分,又呈统一标的目的之势。步调3:再以墨笔补上垂竹。步调4:然后点上浮萍、题款、钤印。

八、国画书柜的画法?

画出卧室一面墙,墙上画一大框,框内若干大小不一格子,格子理面在画厚薄不一许多书。

九、国画露珠的画法?

分情况~写意的话淡淡的一滴墨汁也可以起到点睛之笔~抑或一笔回锋也能显得格外雅致!工笔的话那要看需要了~只是小处的话一滴白粉上加一点反光足矣,甚至只一点白也可~如果是重点刻画部位那需要的就多了~水珠的画法是结合背景,环境,意境,画面需要而定的,先临一下别人的方法吧,久而久之就有自己的风格了!

十、国画粉条的画法?

国画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绘画技艺,那么国画粉条的画法是怎么样的呢?

先用湿画法画出一个背景,可以是餐桌,再用勾勒发画出一个碗,再用勾勒法画出碗里的面条,画的面条要有层次感,画出那种层层叠叠的感觉,最后,画出碗的体积,增加丰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