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徐悲鸿漓江春雨图的作者介绍

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市人。自幼随父学画,1919年赴法国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7年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国画创作,先后任南国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立北平艺专校长,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徐悲鸿不是山水画画家,连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甚至对山水画抱有某种消极观念,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他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却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1918年,年仅24岁的徐悲鸿就发表了《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一文,明确表达了他对当时中国画现状的不满,并提出一系列中国画改良的原因、目的以及方法,其中相当多的矛头指向处于发展末路的“四王”画派。解放后,当徐悲鸿认定山水画“不可能对人民起教育作用”时,自然抱有贬抑山水画的态度,而山水画创新的出路在于“即使娱乐品,顶好亦能含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所以,徐悲鸿的山水画创作必然围绕着山水画的社会价值展开。我们通过解读徐悲鸿的山水画代表作《漓江春雨》图,就能够比较客观地理解他的山水画及其创作观,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画面的解说上。
徐悲鸿倡导山水画的现实主义,具体形态就是写实风格的“风景画”。这里徐悲鸿不同于前人强调中西之间的差异性,反而有意拉近中西绘画的共同处,颇有中西相合的“大美术观”的视野和胸襟。他认为“东西古今人才智之不相殊”,这种创新意识的高度绝不是一般山水画画家可比的。具体的改良措施表现在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规范,借助西方风景画的表现技巧实现山水画的创新,可以说“以西为新”是徐悲鸿改造山水的主要手段。
徐悲鸿一生坚持倡导现实主义的审美理想和写实的表现手法,这也是他的艺术思想的核心。徐悲鸿借助写实改造山水画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唐宋写实传统;二是西方写实技巧。徐悲鸿的山水创新不拘泥中西取法,“故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师造化本是传统命题,而徐悲鸿实践创新的实质就在于用西方成熟的写实技巧――素描,来填补传统山水画直面自然表现手段“贫瘠”所造成的程式化倾向。
一直以来徐悲鸿对山水画的不满来源于“艺术与生活的脱节”,“画艺术所贵,在满足社会的需要,人物活动则最能满足此一需要,而山水则否”。所以徐悲鸿在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上摆脱了旧时文人的孤寂淡泊的审美意趣,热情地讴歌生活,使山水画具有大众化的平民意识和现代形式。《漓江春雨》图让我们感受的不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山水画高蹈淡泊的避世情调,而是清新的现实生活气息,带有积极向上的人世精神。徐悲鸿谈到:“要仓惭,就要敢于冲砌日的东西,勇于到人民中间去观察、生活。”他为山水画构筑了新意境,破除许多传统规范和桎梏,提高了写生的地位和规范了实践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山水画直接表现建设、生活等新题材与徐悲鸿倡导的这种艺术观不无关系。
总之,徐悲鸿曾经以一种激进的反传统的姿态来要求山水画在画学观念上作整体转变,借鉴、吸收西画来适应中国求新求变的时代风尚。虽然相当多的中国画家不能接受这种中国画,但总会为实现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尝试所痴迷,这几乎成了近代以来所有中国画家的情结和梦想。徐悲鸿的山水画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作品要反映时代精神。“与时俱新”是徐悲鸿艺术创新思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