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海上画派十大名家?

代表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人

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国画画派之一,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二十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

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其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

潘天寿的作品及其印章特点?

潘天寿( 1898-1971年),原名天授,后更名天寿,字大颐,号阿寿,别号寿者、 雷婆头峰寿者、懒道人等,浙江宁海人。他的画远师徐渭、八大山人及石涛等,近受吴昌硕影响,自成一格,尤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的创作。他的画布局 奇险,笔墨浓重,色彩单纯、气势雄浑。

传世作品有《初升图》、《凝视图》、《石 榴图》、《育雏图》、《松石图》等。他的绘画理论著作《中国绘画史》,影响也非常大。潘天寿在60年代初率先实行人物、山水、花鸟的分科教学,并将书法课纳入国画基础课表中,聘请了以传统功力著称的国画家、书法家到校任教,培养了很多传统功力好,重视笔墨表现的国画家,这些“新生代”画家因与浙江美术学院的传承关系和风格上的相似性,被成为“新浙派”。

潘天寿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之后又一位推进中国画发展的杰出艺术大师。潘天寿先生主张中国画要达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即“四全”。他的绘画作品体现了这一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美学原则。潘天寿的绘画作品以大笔粗线为主,属于“大写意”。他的作品用笔果断而强焊、精练而有分寸,雄健刚直、老辣生涩。

他汲取古人的笔墨精华,又溶人自身强烈个性, 在气势和力量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笔墨传统。《小龙湫下一角》是潘天寿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的经典。小龙湫是雁荡山著名风景点之一,环境幽雅,有如仙境。这里静中有动,龙湫飞瀑声、淙淙流水声, 和各种不知名的小虫的叫声,间或有风入松林之声。

潘天寿画小龙漱时,只画了小 龙漱下的一个角落,而以一角来表现全景,创造出一个极为清新别致、幽深静穆的画面,表现出“空山无人,流水花放”的诗一般的意境。画家在构图与写意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能力。《初升图》是画家的一幅大写意力作,画中场面较大,描绘有松、石、梅、月。

画面上挺立的梅花与横亘的苍 松共耐岁寒,一种清高刚正之气,溢于纸上。画面上方,一轮明月,用淡墨烘染, 月色清幽,夜凉如水。如诗般的意境,让人心动神驰。潘天寿的题款多用汉隶和行书。有时用长篇款、多处款,或正楷,或大草,或汉隶,或古篆,随便成致,或使画面陡增气机,或使布局紧凑,或补充空虚,使画面平衡 等。

《育雏图》一画,母鸡和三只小鸡只占下部五分之一的幅面,长跋从上直下,增 长了全幅的气机。《记写少年故乡山村所见》则是把题跋写在巨石上靠石的轮廓处,充实了石的虚处,但不致太实,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感。《雨后千山铁铸成》也是画家精心构图之作。画面上部,墨色凝重,自有千钧之势。

下边近景只寥寥几笔点出杂树,勾出一叶扁舟,中间留下大片空白,似有上重下轻,分疆两段的缺点。画家却出人意料地从画中部拦腰插入用坚挺的古篆写成的诗句和洒落的行书跋语,巧妙地把画面上下景物连接起来,可以说是非常有想象力的。画家诗、书、画、印“四全”在画上的融合,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无懈可击的地步,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