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中国画讲究那四种内容,

中国的国画讲究:
1、画面有意境,画外有精神,画外有画。
2、格局版式讲究密不透风,疏能跑马,即疏密有致。
3、诗、书、画、印俱佳。
4、写意画需要注意是否大写意与小细节的结合、比例是否协调,质感与意境是否到位。

中国画的四大构成包含什么?

中国画是我国人民经过数千年的文化进步与发展,形成的有强烈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构成中国画的要素有很多,若要浓缩为“四大构成”的话,则是“诗、书、画、印”四个主要因素!

实际上中国画的主要因素诗、书、画、印不能简单的看作画面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其实主要是指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应该拥有诗文、书法、绘画技能、篆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因为中国画的画面上不一定都题有诗句,有的画落款较简单,但依然可以是有高超水平的佳作,有诗文题在画面最好,更能体现中国画的书卷气息!

在宋代之前,我国绘画上题字并不多,位置也并不显要;而印章则是在唐代开始应用,辨识作者也可丰富画面!到了宋末元初我国出现一位大书画家赵孟頫,他发扬光大宋代提出中国画需要“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理论,因为赵孟頫在书法与绘画上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后来的明、清以至现在的画家都崇尚“诗、书、画、印”俱全的理念,也就是说,中国画从此都有文人画气息!

第一,诗的要素,实际上是指中国画家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能作诗会写文章是画家的文化功底,有文化功底的画家画出来的作品是有文化含量的,表现在中国画的落款上则是可以自作诗文,有文化含量!

第二,书法的要素,中国画往往列在书法之后,往往称“中国书画”,“书画”不分家,书法在画的前面,因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工具毛笔、墨、宣纸、砚等是一致的,而中国画的线条必须用书法线条展现,前面我有文章专门写过,优秀的画家必须有很好的书法功底,而笔墨在宣纸上的表现效果用笔非常关键,所谓“三分画,七分字”是很恰当的说法!

第三,绘画的因素,既然是中国画,当然绘画技术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写意、构图等方面,基本技法是不管学习人物、山水、还是花鸟画,都要掌握书法用笔技巧,临摹名画,自己到大自然写生,把握所描绘事物的本质,取自自然而超脱自然,把客观形象上升为艺术创作,中国画强调以意写之!

第四,印章的要素,大概自唐代开始,我国绘画上开始有盖印的现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姓名章,还是各种象形章、压角章等等,姓名章是作者的印鉴,而象形章、压角章等可以丰富画面,有时“画不足,印来补”,可见印章的重要性,印章本质上是书法,书法在中国画中的作用极大!

总起来说,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是中国画的伟大成就,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画种都无法比拟的,他体现了画家的综合素养,中国画的文化含量与书卷气息!

张言好兰花作品

有人说中国画千篇一律,这说明了什么?

说这话的人,首先是没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画延绵数千年,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时代气息的作品。中国画是技术与文化的结果。有工笔,大写意,小写意,有山水,人物,花乌和鱼虫兽鸟入画,还有兼书法与诗赋的结合,用色五彩斑斓,各自分程。而且每个人的作品都不同风格。如人长相一样,各人相貌不同,画如其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大特点。

相反,西方的油画才是千篇一律,由于不是靠文化支撑,只靠技术一项,所以,作品没内涵,没文化气息,不耐看。时间一长,挂在厅上,一看全懂,沒有神秘感,新鲜一过,便觉就是行画一般。如中国画就不同了,刚看不怎样,有些还看不懂,特别是诗和书法,要慢慢磨爵,时间长后,慢慢就懂了,加之诗赋的意境,和书法的文化气息,与画相辅相成,相益得彰,以后会越觉有味,时间一长,如果是挂于厅堂,你感觉有一种古雅,厚朴,书卷之气扑面而至,时间越长,越爱之越深,这才是中国画的文化隐喻所在,是艺术贯穿于5000年的文化结晶,是儒道之文化结合的体现。说中国画千偏一律的人,是一种无知。

另,学油画就技法,10年内已经是很好的了。而中国画,诗要几年或10多年。书法和读书要几十年,甚至一生,中国画要读书,要四分读书三分书,还有三分画。不读书,诗赋写不好,文化气息不够,作品必俗。画也随时而进兼顾画画,沒几十年,中国画是学不好的,难在雅韵,难在诗韵,难在书卷上。

看看,油画珍贵呢?还是中国画珍贵?比比便知。完

谢邀!喜爱中国画的朋友,一起聊聊,提出中国画所谓千篇一律说明什么的问题,这是对中国画常识都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和误导,就算以科学为依据的西洋画,讲究标准化的比例、结构和光影,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技法和审美追求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题材,例如圣母、基督上帝、天使等宗教题材,但是形成的艺术造型的形象和风格也会不同,更何况中国画得意忘形,追求神韵的艺术效果和形神兼备的创作境界,再加上有写实和写意两个发展方向,另外根据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和色彩的角度,又有彩墨和水墨两个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发现文献记载中国画有五千年发展史,代代中国画家和中国画理论家,创造中国画代代的发展和繁荣,薪火相传,传承中国画技法和思想理论的传统,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谈谈对中国画常识了解的朋友,都熟悉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同样象征中国文人的个人气节和风骨的莲花等题材,也会由于个人的人品修养、技法色彩和审美追求不同,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和风格而不同。纵观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发展史,我们尊重西方绘画艺术成就和艺术体系,同时,也要尊重我们中国画艺术成就和艺术体系,这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审美追求而形成的两个独立艺术体系,可以互相借鉴,但不可以互相替代。横看人类现代文明进程中,以科学技术和军事实力发展前沿的强权,同时也演变和延伸到文化艺术领域话语权的争夺,进而实现对不同民族人种、政治体制和宗教信仰的干涉和霸权,都是地球村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倒退?!政治上可以讲究求同存异,但是文化艺术上只能是和而不同,只有这样才是代表人类文明和文化艺术的进步,谁与人类历史发展前进车轮相对抗,翻开人类历史上发生曾经相同的社会现象,可以借鉴,都会看到最终被追求光明和幸福的人类各民族所反对和唾弃?!在此,以喜爱中国画朋友都熟悉的竹子题材为例,可以通过对中国画画竹史上代表性画家宋代文同、元代李衎和清代郑燮的画竹作品,进行对比,只有通过比较,就会发现由于他们个人的人格理想、技法和审美追求不同,从而,看到创作出来的画竹作品的艺术形象、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也会不同,这样,对中国画所谓千篇一律的误解和误导,也就会重新认识和理解?!(附:宋代文同、元代李衎和清代郑燮的画竹作品)谢谢你关注于秋水工作室!欢迎你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