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雪景山水是我国历代画家所喜爱表现却又最难表现

雪地实景,苍茫而润泽,冰雪覆盖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树木,使人们的视觉不再被五彩缤纷的万物所迷惑,从而使人们更为关注于白茫茫的冰雪积压、融变的过程,这种自然属性恰好与水墨形式相得益彰。因此,雪景山水画一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

传统山水画通常以“留白”来表现白雪,仅偶尔使用白粉。事实上,雪景题材历来受大画家们的推崇,最主要就是因为其创作难度之高,要使用空白来表现雪的厚度和质感。能自如驾御雪景题材的都是艺术功力深厚的大名家,在拍卖会上时时可见古代大名家的雪景题材露面,并且多以高价成交。

据美术史所载,最早描写雪景题材的山水画家是被称为“南宗画祖”的唐代画家、诗人王维,传有《雪溪图》和《江山霁雪图》两幅。

代画家荆浩进一步奠定了水墨山水画形式,标志着山水画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样也使得北宋山水画的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荆浩直接影响了李成、范宽这两个北宋初期重要的画家,其中李成又影响了整个北宋的主流画风。由于北宋初期还是以北方文化为传统,描写北方景致的山水画自然也成为主流。北方正是那冰雪覆盖、寒林萧索之地,众多描写此景的优秀作品相继而生。如李成居住于山东营丘,是一位善作寒林平远之景的画家,并创作了很多诸如此类的优秀作品,如《寒林平野图》《小寒林图》《雪山行旅图》《寒江钓艇图》等;而范宽地处关陕,那里积雪的山川为他创作《雪景寒林图》和《雪山萧寺图》创造了有利的地理环境。

而之后的南宋时期,国家的文化及经济重心的南迁使得画家面对的客观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雪景山水画了。后来元明清时期画家的兴趣开始转变,南派山水成为主流,雪景渐渐淡出画题。

简述元代的绘画特点?

元代绘画在唐,五代,宋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发展,特点是取消了画院制度,文人画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绘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审美趣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山水方面,初期的钱选,赵子昂,高克恭等对唐,五代,宋以来的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末四大家出现,在赵子昂的基础上又个具特色和创造,以简练超脱的手法,把中国山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明清的影响极大。元代山水画家还有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孙君泽,盛懋,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等,还有工楼台界画的王振鹏,李容瑾,夏永,朱玉等。人物画的画家有刘贯道,何澄,钱选,赵子昂,任仁发,周朗,颜辉,张渥,卫九鼎,王绎等。花鸟画以梅兰竹石为主体的文人画广泛流行,讲求自然和笔墨情趣。许多山水画家也兼擅水墨花鸟和梅兰竹石。著名画家有钱选,陈琳,王渊,张中,李息斋,赵子昂.柯九思,吴镇,顾安,倪瓒,张逊,邹复雷,王冕等。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在创作思想上继承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与宋代院体画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也有力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蓬勃发展。在元代短短90余年内,画坛名家辈出,其中以赵孟□、钱选、李□、高克恭、王渊等和号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最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