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山水画如何构图?

山水画构图比较讲究,一言两语还真说不清楚。

首先说中国画山水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类,画分三科即人物山水花鸟,又因国画的题材多为自然,所以更显得山水画的地位尤为重要。

如果要再细分山水画还会有工笔写意,长卷小景等等,小景中国画术语,与小品不同,是山水画流派之一。始于北宋初惠崇,有所谓“惠崇小景”之称。

沈括《图画歌》亦有“小景惠崇烟漠漠”之句,郭若虚解说:“寒汀远渚,慌洒虚旷之象”。黄庭坚亦说:“得意于荒率平远”,此即小景风格。而长卷与小景大有不同,如历代名画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自然构图也会有不同。

大概一想到中国画的构图,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极具中国哲学意味的留白,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而关于山水画构图还有著名的“三远法”,它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一个体现,它是对以往数百年间中国山水画打破空间和时间用以造境,以表现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归纳和总结。郭熈总结“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

后来的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一说:“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后人合称为“六远”。

其实无论怎样构图,中国画,中国山水画画之前的立意最重要,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也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有高低深浅之分。清代王原祁说:“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

立意指画家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而获得丰富的主题思想,而且中国画一直也强调境由心生,所以山水画如何构图,虽然有前人高人的总结经验,值得学习揣摩,觉得更应该是自己的审美与心意的体现。

山水画构图   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一张山水画的好与坏的先决条件。就如同一座建筑物,其骨架 不合理,外表装饰与装修再华丽、再讲究,它也不会坚固实用的。其次,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构图要与画面的内 容相谐调。   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非常强调规律性和辩证法,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形式上有宾主、呼应、远近、虚实 、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我们应把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均衡在画 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构图。   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对的矛盾。有矛盾的对立因素,画面才生动。但矛盾而不统一就会由开的动势而产生不稳和散乱之感。   有开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约,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使人从视觉心理产生安定稳妥之感,看起来感到舒服。   “开合”、“聚散”、“放收”等对立因素是构图中首先碰到的一个规律。有开必须有合,有聚必须有散,有放必须有收。   画要外张得势有气魄,内敛传神有精神;画要外分内合,形断意联,外松内紧,内外相应,在开全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中国画 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要处理好开与合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物象有远有近,有明有暗,景物有强有弱,有清有浊,故而必然产生虚实变化,反映在构图上必然有虚实、隐显、明 晦、藏露。   山水画的一个特点是要表现“大”和“多”的感觉,要求在一幅有限的画面上表现无限的景与情,表现丰富的景物和大的境 界气势,这就要非常慎重地利用有限的画面。要在斗方小纸中表现万水千山,层峦叠嶂,仅靠实实在在的罗列是绝对不行的。必 须“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无胜有”。   构图上的虚实。山水画往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以积墨反复递加,追求厚实、凝重的效果,但厚实中要空灵,景实而意虚 ,实而不塞,要透气,要有“活眼”。虚的地方要合情合理,虚而不空。虚实相变相生,虚中见实,实中见虚,实有据, 有理 。清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奇正 自然界是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两种状态状态的对立统一。运动富于变化而生气,静止显得统一而安定。变化与统 一也是构图学中的重要法则。“奇”是变化,“正”是统一。在创作中求“奇”应是主导的方面,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画 贵能极”,极虚极实、极密、极疏、极浓、极淡、极满、极空、极奇、极正,等等都是艺术追求的至高点。但“极”也有限度, 即所谓“极限”,超过了极限,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真理超过半分就会变成为谬误,事物的辩 证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节韵”是节奏与韵律的全称,两者既有区别以有联系。节奏是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规则的反复。韵律就是有规律的   抑、扬、顿、挫变化,使形式富于律动的变化美。节奏是韵律形式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运用。如 果说节奏是富于理性的机械运动形成的视觉快感(就绘画而言)的话,那么韵律则是富于感情的生命形式的视觉趣味。   节韵律的造型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形式产生趣味,具有抒情的意味。加国画论中“气韵生动”主要应是节韵律在画面中 的作用。“气韵生动”就是画面表现出来的“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的视觉形象,就是一幅画中各形式要素间的有 机联系形式的“一气 通”、“浑然天成” 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巧妙运用节奏与韵律解决的构图中的律动与关联的规律。   构图,需要我们在万象绘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和谐的自然美感。因而,我们应面向自然,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是广收博取,“打草稿”是认真选择,经过提炼取舍,才能创作出好的、新的构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