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国画山水画中的顿笔方法?

一、国画山水画中的顿笔方法?

国画山水画中,画完每一笔该顿的地稍顿即可,不该顿的地方一笔带过。

二、山水画和国画区别?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包括山水画,比如还有人物、纪实、神佛等等。山水画只是国画里的其中一种。

山水画也叫“山水”,主要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是我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普遍追求平远,高远以及深远的抒写意境,通过散点透视方法创造出理想的作品效果

三、国画的山水画最好有那些?

国画山水也有刺绣的哦,一涵汴绣刺绣山水画,《云海奇峰》《旭日东升》《鸿运当头》《千里江山》《富春山居》《源远流长》《五行昌隆》《江山多娇》《泰山日出》《启动山水》

手工汴绣国画山水更是有内涵,作品表达了中国的大好山河

四、东晋的国画特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原本强盛的汉朝,在历经王莽篡汉之后,汉朝式微,直到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直到隋朝建立政权之前,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状态,魏晋南北朝也算是中国历史中政权变换最频繁的一段岁月。多变的政权下,也意味着文化的多变,无论是文字、诗词、绘画、书法、宗教信仰等等都有较大差别。

这里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风格特征极其变化,首先要从魏晋时期的民族信仰来看。有个词叫“魏晋玄学”,魏晋初期,各方势力的上层统治者都极度迷信玄学。这个时期的人们崇尚道家思想,老子也是从这个时候地位开始上升。

魏晋时期的人们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为“三玄”,他们认为道家体现的是自然大道,掌握道家思想就能掌握自然之道和天道。所以魏晋初期,在绘画方面主要偏向带有玄学意味的功能性图画,具体表现为人物画和走兽画,在文学届普遍认为山水画是对艺术的表现,人物和走兽画则是对自然的记载,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晋初期绘画多以人物和走兽偏多。

顾恺之传世之作——《洛神赋图》

东晋书画大家顾恺之传世之作,也是惊艳后世千年的画作——《洛神赋图》,如果说这副作于魏晋初期的名画中出现山水画的特色,那是顾恺之为了衬托画中人物而用到的景,实际上艺术性的山水画直到南北朝后期才渐渐发展,到了唐宋趋于成熟,元朝是山水画的巅峰。

不过后世学者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山水画是兴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在这副名画做出之后,才有了山水画后期的发展。关于这个说法,且不论后世山水画是不是在《洛神赋图》的基础上开始独立成一个单独的画科。就说顾恺之作《洛神赋图》最初的目的,毫无疑问,根据当时的政治,顾恺之是为了体现画中人物与当时的政治,而绝非为了表达山水情怀。

魏晋初期作画

魏晋初期作画并非多见于纸上的水墨画,在山水画出现之前,因为魏晋初期玄学思想潮流的影响,人们作画主要是用来表达对于自然大道的崇拜。所以更多的是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这类的绘画方式来源于自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回到《洛神赋图》来看魏晋初期的绘画特点,《洛神赋》这篇文章是曹植所作,“洛神”是先秦时期《楚辞》中记载的人物,与东皇太一一样,是虚构出来的,洛神的形象是美丽绝伦,时间少有的,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思想去想象自己邂逅美丽的洛神,而顾恺之则用绘画的方式把曹植所想象的洛神场景表达出来。

所以如果说《洛神赋图》中有山水画的痕迹,那么无可厚非,在曹植文中,与洛神相遇在山野之间,顾恺之这样画正好贴切原文,山水是作为映称的。

魏晋初期的绘画方式

从魏晋初期的绘画方式多以壁画、石画等形式,以及顾恺之等人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初期的绘画风格偏向于写实和功能性。写实多用于历史记载,其中也参杂一些艺术性的东西。而功能性,体现的是魏晋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画像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现实性的东西。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画开始起步,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山水画开山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具体而言就是南北朝后期,这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已经不拘泥于魏晋初期的功能和写实,开始偏向于艺术表达,而非政治。

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因为不同于魏晋初期所需要表达的意义,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绘画已经从人物、走兽的壁画、石像画等转变成作在纸上、锦帛上的山水艺术画。在学者眼中,《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虽然表达的不是山水画,却意外成了山水画的开山画派。

《洛神赋图》中的山水,可以表现为清风微拂,河水泛流,从衣袖襟带到山水衬景,莫不生动谐调。其他如惊鸿游龙、云霞映月,奇禽异兽,车船马驾,结合想像与现实,将神人世界融成一片,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从专业角度看,图中山石树木的描绘,还处于单线勾勒、排列均匀、比例欠缺,这体现了《洛神赋图》如果作为山水画所缺少的专业性,由此也可以看出,顾恺之并非想要表达山水艺术。不过,如果抛开顾恺之本人的思想来看,也可以说的上是顾恺之开创了山水画派。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玄学不再如魏晋初期被统治者所热衷,人们开始由崇拜玄学渐渐转变为对艺术的追求,也就是从道家崇拜转变为对儒家的崇拜。随着社会状态的稳定,文人越来越多,这时候文人、士大夫等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高格,尤其是对书法、诗词以及作画的热衷,比之魏晋初期人们对玄学的追捧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如后世所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文人都有山河情怀,所作诗词如果要抒发感情,山河故人是第一要素,体现到绘画里,也就成了山水画。

总得来说,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在绘画方面有较大改变,魏晋初期由于政治原因,文人更趋向于写实和功能性绘画,南北朝后期,局面相对魏晋初期安稳了一些,文人也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所以文人活跃起来,文人追求的是艺术而非写实,所以这个时期绘画风格已经从功能性转变为艺术性了。

五、山水画国画入门教程?

、勾线,分出主次,概括勾线

2、皴擦,补充骨架,表现脉络

3、点染,丰富层次,补充画面

4、调整,添加细节,画眼留白

5、着色,渲染铺设,锦上添花

六、国画山水画树怎么画?

树分四枝,前后,左右,也就是说;分得出前后左右了,这棵树基本上算是有空间和体积感了,其次,正常理解一般近大远小,近景重墨,远景淡墨,就算单纯的一棵树,也有前面的叶子,后边的叶子,也要在墨色上分深浅,这样树才能画的生动,然后画书的枝干好坏,要看你个人的书法功底,树干有一定的力量和硬度,书法很差的人基本上画的枝干很皮软,所以中和来讲,一棵好树,需要分的出前后左右枝干,加上有浓有淡的墨色,和看上去不皮软很有力量硬度的枝干,这样的种种条件结合在一起,才能画的一棵生动的好树,本人画画二十几年了。

七、国画古代的游船画法?

首先我们画出波浪,然后我们画出船身。接下来我们画一条斜线,一条直线,斜线,直线,再画一条斜线。

我们给他画上窗户。然后我们来画帆,给帆加上花纹。现在我们给帆船上色,我们用紫色上全身的颜色,用浅蓝色给建筑上色。接下来用深蓝色给窗户上色,用黄色给帆上色。

八、国画柳树特点?

国画中,描绘柳树时一定要注重表现柳树的柔美姿态,婀娜多姿,用笔要柔中带刚,连绵不断。

九、国画梅花特点?

国画梅花的特点是都是五瓣儿,大小都差不多。红色画的人多,白色画的人少。

十、国画山水画中的树该如何画?

国画里的树的画法:画树先画干,或正或斜,或直或曲,比确定树的方向和动势。树干的用笔一般多用中锋,也可以兼用侧锋。注意转折,虚实的变化,行笔的时候要慢一些,水分不宜过多,墨色要画出树的苍劲的感觉。

再接下来就是画树叶。叶子的画法除了双钩法外,大多数都用点叶法来表现:如“梧桐点”、垂藤点等等。根据树叶的特征,点叶的手法也不相同。可以先点浓,也可以先点淡,或者浓淡结合。

总之画树的时候,可以先画树干,也可以先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