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张仲仁的欧洲有十亿人知道“张”?

10亿欧洲人都知道的中国面孔。据说在欧洲,“张”是个家喻户晓的书中人物。而他的中文名字,则因为音译的问题,有的译成“张仲仁”,有的译作“张充仁”。在《蓝莲花》中,“张”与丁丁的相识是来自张的落水。丁丁从水中救起了他,他们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可以看作他们彼此最初的沟通:“我叫张仲仁,可是,你干什么要救我呢?……我以为所有的洋人都是坏蛋,就像那些在很久以前杀害我祖父祖母的人一样……”“不,张,并不是所有的白人都是坏的。因为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互不了解。同样,很多欧洲人也认为中国人都是狡猾凶狠的人,还拖着一根长辫子。欧洲人还以为所有的中国女人都是小脚……”

在另一本连环画《丁丁在西藏》中,丁丁对这位中国孩子的评价是:“他是我认识的最好的人中间的一个:文静、谦逊,而且有颗金子般的心。” 但埃尔热认识张仲仁则是在法国,当时书中人物丁丁已经完成了他的前苏联、非洲和南美洲之游。埃尔热突然想让丁丁去中国。但他对于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十分陌生,于是经指导中国学生的戈赛神父推荐,埃尔热结识了27岁的张仲仁。张仲仁1907年出生于上海。他是三代单传。他自幼喜欢绘画,中学时,他的人像画被选挂在教堂里。这期间,他以教对方中文为条件,跟一位教士学法语。1931年,他利用“庚子赔款”出国留学,考入了布鲁塞尔皇家美院油画系。与埃尔热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埃尔热把张仲仁接到家里,一连几个星期听他讲述中国:从历史,哲学到文学,艺术……张仲仁还教会了他中国水彩画。埃尔热说,在这儿之前,他几乎和所有的欧洲人一样,很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似乎中国人依然拖着长辫子,吃燕窝,生了女孩儿扔进河里……在张仲仁的启发下,埃尔热抹去了眼前迷雾。在《蓝莲花》里“张”是“丁丁”的好朋友,他是个谦虚而勇敢的人,体现了中国人民国难当头时的尊严。画面上的所有中国字,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均出自张仲仁的手笔。这使《蓝莲花》成了当时揭发日军侵华罪行,争取国际声援的武器。不仅造就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而且开始了一个比利时人与一个中国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

张仲仁对埃尔热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在《丁丁在西藏》中,丁丁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因空难而困在雪山中的张的一幕,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动不已。其实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埃尔热与张仲仁友情的深化。张仲仁对埃尔热的影响首先是让他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最准确的了解。

在埃尔热的家中,他们的长谈是可以几个星期不间断。他们的主题永远是中国。那里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以及当时正遭受的苦难。有着深厚美术功底的张还讲到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技法和水彩技法……他们友谊的见证还表现在连环画中,所有的中国字都是张仲仁写出来的。 有人评价说,《蓝莲花》之所以成为埃尔热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因为埃尔热的绘画技法在这本书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丁丁这个人物也渐渐完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