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瓷器

关于瓷器的详细介绍

   宋代磁州窑系是我国北方民间瓷窑中首先烧制釉下、釉上彩的重要瓷窑之一。据考古调查,河北以观台和彭城为中心窑区,河南的鹤壁窑、禹县扒村窑和登封窑、修武的当阳峪窑,山西介休窑等,都生产釉下黑彩瓷器。金代磁州窑系烧制釉上彩,以红绿彩瓷为佳,红绿彩瓷发现最早有年款的是大定二十四年,部分流传国外的珍品红绿彩瓷落记年款的还有:长谷部乐尔先生《磁州窑》、《宋代的陶瓷》和蓑丰先生《中国磁州窑系展览》图录中,介绍有金“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款红绿彩碗、金“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款红绿彩碗。
三、金代红绿彩瓷
    金代北方女真族的姓氏,分为白号之姓和黑号之姓。女真族崇尚白色,以白为贵,黑色次之。自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的陶瓷造型艺术、用色、艺术风格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局面。大定年间,金迁都燕京后,红绿彩瓷的生产也进入成熟期,现在存世的大部分红绿彩瓷精品,几乎全是这一时期的产品。
1.金代磁州窑系红绿彩瓷与京杭大运河
    唐宋时期,已经开通的隋唐京杭古运河北线永济渠、南线通济渠,其繁荣发达的漕运为金人建都北京创造了条件。从磁州等地博物馆的窑址分布图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漳卫南运河由漳河、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和漳卫新河组成。它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晋、豫、冀、鲁、津的13个地(市)、70多个县(市),流域面积达37000km2,河系上游的冀、晋、为山区,中下游的豫、鲁、津为平原。北线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治蓟城,今北京)。并向南延伸,今德州以下与南运河大致相合,永济渠经黄河、通济渠、淮河、邗沟,过江经江南运河至杭州,构成了南北大运河。北宋时,又称御河,金代仍利用它漕运。元代开京杭运河,御河(永济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为京杭运河中南运河的一段。宋金时期烧制的红绿彩瓷的大部分窑口,就多分布在晋、豫、冀、鲁古运河、漳河、卫河的两岸地区以及黄河流域。目前已知的有:河南省扒村窑、当阳峪窑、鹤壁窑,河北省磁州窑、山东省淄博窑和德州窑,山西省长治窑等十几个窑场。所制作的红绿彩瓷器,在造型、胎土、釉色、纹饰、制作等各方面,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据史料记载,金代大定年间,北方地区磁州窑系瓷器产品需求量激增,各地瓷窑规摸迅速扩大,至此,金代北方地区的制瓷中心开始转向磁州窑系。而宋代的五大官窑自金代开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衰退。根据现有窑址考证和出土资料分析,红绿彩瓷到了金代,磁州观台、彭城窑也已不再是烧制釉上红绿彩瓷大件精品彩瓷的中心窑场。现存邯郸博物馆的三件大件人物红绿彩精品,从造型、釉色、纹饰上进行分析对比,其年代应该晚于金大定年间。
2.金代早期彩瓷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旻(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大定以后,金朝文化在发展中已达到很高水平,金代前期的陶瓷,多利用宋、辽瓷旧窑烧造。因战乱,其工艺水平较低,制品多粗糙,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较明显。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是金前期日用陶瓷产地,品种以黑、白、酱釉和茶绿色釉等为主,从黑龙江双城县出土的白釉黑花四系瓶上的黑色草叶纹。这一特征上可以证实,女真人宋代在东北地区烧造的瓷器,与同期北宋磁州窑系的瓷器相比,除器形以外,在用色、画风、艺术风格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3.红绿彩瓷的烧制工艺
    宋代磁州窑系属民间瓷窑,烧制工艺自由多于规矩,创新多于守成,也正和金人品格,这也是金代在北方地区,确定磁州窑系成为瓷器生产主窑场的又一重要原因,所烧制的拉坯工艺也基本继承了磁州窑系的特点,红绿彩瓷的制坯,除盘、碗等采用拉坯之外,人物、动物等摆件多采用在模坯上,经过工艺师压坯、出模、粘合、晾干后,施以化妆土,上好透明白釉,在1100-1300度的高温下,烧成白釉或白地黑花瓷,再在白釉上用红、绿、黑等釉色料,勾画出各种不同的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有称其为“金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