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描与铁线描区别? 青花铁线描和淡描区别?
一、游丝描与铁线描区别?
游丝描与铁线描都是画家在人物画中表现人物衣服褶皱的方法。
区别在于:铁线描是因其线条形状像铁丝而得名的,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在运笔上,铁线描行笔慢,压力匀,中锋用笔,线条变化小,实起实收,此种描法多用来表现硬质布料。顾恺之、阎立本等画家都喜欢在作品中使用这种技法来刻画人物。
游丝描又叫春蚕吐丝描、高古游丝描,则是一种与铁线描截然相反的描法,是因其线条似游丝而得名的,这种描法最适合表现丝绸类柔软材质衣物的流畅与圆润。
春蚕吐丝描的代表作品是顾恺之的绢本绘画作品《女史箴图》,
二、青花铁线描和淡描区别?
铁线描和淡描最大的区别就是线条的软硬度不同,铁线描多为直线条,淡描则显得比较柔和。由于万历时期的线条非常硬,看着就像铁丝一样,一根一根的,所以后世称它为铁线描。
另外呢,铁线描仅见于明万历和天启时期,而淡描从晚明一直流行到清中期,道光以后才有所减少。
三、5 铁线描有几种描法?
在明代以前已经出现了五种描法,《绘事指蒙》内容中有详细叙述。如:铁线描艺术、高古游丝描艺术、减笔描艺术、行云流水描艺术,战笔水纹描艺术。
传统的铁线描只有一种: 铁线描,方直挺进,行笔凝重,衣纹有沉重之感。
用中锋,行笔凝重、圆劲,无丝毫柔弱之迹。相对于琴弦描显得更粗些。适合于绘较为庄重的题材。其特点是粗细大致均匀,像铁丝一样,坚韧有力。
四、铁线描和游丝描有什么区别?
1、高古游丝描
描法: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用笔多以平稳移动为主,粗细如一,线条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飞舞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仕女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亦称”春蚕吐丝描”。工艺绘画的刺绣、壁画等常用。
2、铁线描
描法: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钩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有若“曹衣出水”。从绘画作品看,阎立本、李公麟等画家在作品中的勾线,都誉为“铁线描”,比如《步辇图》。此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为表现硬质布料重要技法。
五、10 铁线描的五种描法都是什么?
明代之前五种描法艺术的解读在明代以前已经出现了五种描法,《绘事指蒙》内容中有详细叙述。如:铁线描艺术、高古游丝描艺术、减笔描艺术、行云流水描艺术,战笔水纹描艺术。
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钩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有若“曹衣出水”。清·王瀛:“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从绘画作品看,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等画家在作品中的勾线,都誉为“铁线描”。此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为表现硬质布料重要技法。
六、铁线描的代表画家是谁?
要看什么时期的画家吧,历史上最著名应该就是吴道子阎立本了,近现代的有上官周和任伯年,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是白描(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铁线描)的传世经典之作,阎立本的所绘的《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是铁线描的代表作。清代上官周著有《晚笑堂画传》,是铁线描的上品之作,而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更是他人物白描的杰作。
七、金丝铁线瓷器能洗掉吗?
瓷器养出的金丝铁线用开水加碱面清泡去掉。
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哥窑的一大特色,由于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 ,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
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八、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是如何形成的?
铁线是人为的,将窑变出炉开片后的瓷器放入黑色碳灰水里浸泡,即生成铁线。金丝是后期自己形成的。由于真正的哥窑胚土含铁高,烧制后一大特征是紫口铁足,不具备的均为龙泉窑。
由于胚料中有较高铁元素,在日后使用中铁元素氧化形成铁锈在后期的开片夹缝中,所以就形成了金丝。我也是个爱好者看相关资料了解的。不足之处后人补充。很多龙泉窑现在瓷器仿制哥窑,但是只有贴现没有金丝,后期也很难出金丝,因为胚料中铁元素不足,不能氧化,只能人为后期制作。
九、仿古瓷器的金丝铁线用什么染色的?
金丝是用茶叶汁染色,铁线是用墨汁染色的
传世哥窑瓷上的“金丝铁线”,既是当初宋、元王朝的一种审美高度,又是今日鉴识哥窑新与老的抓手。可惜这“金丝铁线”的成因至今还是众议纷繁,形不成共识,这鉴定的“抓手”也就拿捏不稳了。
十、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是怎么回事?
哥窑瓷器的金丝铁线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技法,在哥窑时期十分流行。金丝铁线是用精细的铁线缠绕细金丝制成的,被缠绕的金丝保护住了铁线不被氧化,同时还可以起到强化瓷器的作用。这种装饰技法的呈现效果非常细腻精美,给哥窑瓷器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
在制造哥窑瓷器时,金丝铁线的应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瓷胎尚未成型时,先把金丝和铁线缠绕后嵌在胎泥表面上,再进行成型烧制。另一种是在焰口内直接将金丝铁线缠绕在瓷器表面,经过烧制后,凹凸有致、金丝贴合紧密、若隐若现,形成了许多美丽纹饰。在哥窑瓷器中,金丝铁线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哥窑瓷器的标志性装饰之一。